兩國交戰,邊境數年不開也是常有之事,讓眾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他不想搭理西羌,西羌卻還在那里蹬鼻子上臉。
西羌國主這次直接送來國書,說是想要求娶大齊公主,愿西羌和大齊自此結秦晉之好。為了表示西羌的誠意,青州城可作為大齊公主的陪嫁歸于公主名下。
青州城歸公主,公主想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
國書送到朝堂,頓時引發了新一輪的討論。
先不提聯姻之事,但說這青州城若是歸于公主名下,那就還是大齊的城池。
說得好聽是秦晉之好,說直白一點那就是送個公主過去和親。
這個消息傳到后宮時,符合年齡還未有親事的只有二公主、三公主和四公主。
皇后立刻召二公主蕭安殊,因為梁牧的退婚書,蕭安殊和梁牧也就成了有緣無份。生在這樣一個年代,男子主動退婚,女子在名聲上難免有損。
好在蕭安殊是嫡公主,又受皇帝皇后疼愛,倒也無人敢討論此事。
有人甚至覺得蕭安殊命好,要不然她就成了望門寡,到時名聲更不好聽。
梁家出事后,蕭安殊一直很平靜,但對于新駙馬人選一直絕口不提。
皇帝和皇后心里明白,她還惦記著梁牧,皇帝對這個嫡女很看重,所以也就暫時不提選新駙馬的事。
其實梁牧要是殘著身軀回來了,也許就不會被深深惦記著了。
但梁牧連尸體都沒有,回來的是衣冠,眾人甚至不敢想,他死前是什么模樣,又或者歷經了什么樣的痛苦。
在意的人想一想,心就難受的像是被有雙手在使勁兒捏。
因為三次退婚書的事,皇帝在梁牧出事前已同意退婚,等梁牧的衣冠歸京時,蕭安殊甚至沒辦法送梁牧。
這就成了一個人最大的遺憾。
一開始二公主對梁牧也許就是單純的欣賞,梁牧對公主也多一份喜歡。
當人和人的距離被生死隔絕,就會無限放大死去之人的優點,單純的欣賞說不定也會變成心病,甚至會成為執念。
但乍然聽到從西羌傳來的消息,皇后坐不住了。
她把消息說給二公主聽,讓她清楚眼前的形勢。
皇后心里隱隱有感,西羌這次就是沖著蕭安殊來的,因為蕭安殊和梁牧那段沒有成的姻緣。
還有什么比求娶蕭安殊更殺人誅心的呢。
青州城歸公主,隨公主處置。公主若嫁到西羌,那就意味著大齊甚至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收回青州城。
皇后不敢賭人性,當條件足夠有利,那些站在朝堂上衡量利弊的朝臣會做出什么樣的決定,誰會知道。
但二公主是皇后的女兒,她絕不允許蕭安殊陷入到這樣的境地。
蕭安殊一聽,眉眼染了狠意,她憤憤道:“他們妄想,我就算是死,也不會讓他們用這樣的手段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