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挽謝了……”
聽到謝端陽如此說,那個衣青灰僧袍的年輕僧侶,毫不失望,反而越發興奮。
“好教前輩知曉,我們大輪寺本就是金光寺一脈分支,大家同根同源。
前輩加入本寺,決然不會影響加入金光寺。”
說著,年輕僧侶邀其坐下,開始為其細細講解起來。
原來,明州雖是靈氣充盈,資源豐富,又是燃燈佛宗一家獨大。
但下面各分支宗派卻也有數十家之多。
雖然都是同源,但彼此間關系注定不可能完全是一團和氣。
而是圍繞著資源還有資質上佳的弟子,同樣有著沖突競爭。
是以論法之風,在明州各家寺院佛剎當中格外盛行。
除去講經釋義之外,斗法比拼法力,亦是不可避免。
而作為主持裁判者,就是各上脈的高階修士。
每隔若干年份,這些修行門派就會云集起來,根據論法結果,劃分確立資源分配。
時日一久,就有許多人開始鉆其漏洞。
譬如說邀請以善戰聞名的無根散修,贈予以所謂“護法”、“供奉”之名,令他們代替自家出征斗法。
現下,已經逐漸成為某種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燃燈佛宗超然于明州所有門派之上,此舉無論如何也影響不到它們。
不過,他們之所以沒有大力呵止,肅清這種風氣……
其實是因為這種法子看著美好,其實真正操作起來就知道并非如此簡單。
宗門弟子,因為資源比散修充裕,是以修為法器同等條件下,都要明顯勝過無根的散修一頭。
能夠勝過門派精心培養挑選出來的精英,這樣的散修本來就沒有幾個。
就算偶爾有一兩家僥幸遇見,也影響不了大局,反而有可能吸收俊杰新血加入,鼓促修行氣氛。
這種事雖然明面不違規,但是終究算不上光明正大,不會到處傳出去。
再加上謝端陽視角主要放在燃燈佛宗、金光寺這樣勢力雄厚的少數幾家名寺。
所以哪怕搜集過明州情報,但還鎮不知道這件事。
至于眼前的年輕僧侶,看似貿然邀請他作客卿,其實也是經過嚴謹考慮的。
謝端陽一介散修,卻能夠筑基成功,毫無疑問資質、心性都是散修當中的佼佼者,廝殺斗法上決計不會太弱。
尤其他還修行的正統金光寺功法,一身佛意盎然,比之他見過的本寺各長老也毫不遜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即便不能在論法大會上一鳴驚人,為本寺掙得大量利益,單是接受供奉,加入本寺,亦是對大輪寺大有好處。
他相信,本寺老祖見過謝端陽后,也絕對會認為自己做得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