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不由地嘆氣,想要產量好,得從源頭做起。
旁邊的王縣丞看孫山神色不對勁,以為試驗失敗。
心里想著還是太年輕了,步調起得太高了,沒有十拿九穩的事先宣揚得到處都是。
好大喜功說得就是孫山這種。
哪知道竟然說水稻畝產有600斤,他沒聽錯吧?
那是600斤,不是300斤?
呢瑪的!600斤還不滿意,難道1200斤才滿意嗎?
王縣丞雖然大腹便便,滿腦肥腸,但也是深耕基層十幾二十載。
特別還負責征稅這方面,自然知道畝產600斤的份量。
尼瑪!想不到這些鳥糞竟然那么好使,真能使糧食增產。
原來沅陸縣守著金礦而不知!
如果不是孫山的上任,豈不是一輩子也難以發現?
王縣丞悄摸摸地打量著孫山,明明長得普普通通,甚至比普通人還略丑,怎么就那么能干呢?
這不應該嘛。相由心生,怎么在孫山身上反著生?
鄧教諭聽到孫山的報數,眼睛瞬間放大。
不敢置信地問:“大人,你剛才沒看錯吧?是一畝田能收600斤?真的能收600斤?”
鄧教諭是個貼近生活的教書先生,柴米油鹽一清二楚,自然明白畝產600是怎樣的重磅消息。
天啊,那是600,不是60!
鄧教諭緊緊地握住列表,一字一字地看過去。
五畝地五個產量,都在600斤以上。
鄧教諭紅光滿面,激動地說:“大人,這產量真高,這是沅陸的天大好事,大人,沅陸的百姓有你是他們三生三世修來的福份。”
張師爺連忙附和:“老爺,教諭說得對,這產量己經很高了,莫要苛刻自己。”
張師爺時不時聽種田的孫山說,如果水稻的種子好,肥料足,灌溉合理,老天爺給力,畝產1200斤不是問題。
張師爺覺得自家老爺癡人說夢,世上怎么會有如地高產量的水稻呢。
此時此刻,張師爺感覺產量那么高,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