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師爺走了過來說道:“老爺,這是三塊試驗田的水稻產量,你查看一下。”
張師表面云淡風輕,實際激動得一批。
要不是人太多,怕有損形象,恨不能高喊一聲:老爺你真是天才,你為什么能找到鳥糞,為什么會用鳥糞作肥料。
你的腦瓜子裝的都是什么東東,怎么會懂那么多。
瞧瞧這使用過鳥糞的水稻,產量那一個高,高到想也不敢想。
這次收割的試驗田,每一塊地分別五畝,也就是十五畝的數據。
張師爺還特體貼地一畝一畝地寫上數據,最后再匯總再平均。
孫山看列列表,高興地說:“師爺做得不錯,這樣列表,一清二楚。”
水稻產量滿不滿意是一回事,但張師爺的工作讓孫山非常滿意。
自從教會用列表,張師爺學以致用,并且有青出于藍勝于藍的趨勢。
和有文化的人工作就是省心舒心,張師爺比孫家村的在場各位優秀多了。
孫山的夸贊使得張師爺喜笑顏開,連忙謙虛地說道:“是老爺教得好,我才做得好。”
圍觀的群眾:
要夸請私下夸,目前最重要看數據!
孫山認真地看著列表,眉頭緊鎖,樣子不像滿意。
鄧教諭看不懂,問道:“大人,這圖怎么看?咱們的水稻產量高不高?高了多少?”
一麻袋一麻袋碼在那里,高是高,但不看斤數不敢相信高多少。
鄧教諭留意到孫山的神情,無不透露著失望。
明明麻袋那么多,孫大人為什么不開心?
孫山的確不開心,比想象中的嚴量低。
把列表遞給了鄧教諭說道:“使用鳥糞后,水稻畝產在600斤到640斤左右。唉,比我預料的差不少。”
這還是未曬干的產量,等曬干會少15-22左右,產量更低。
水利灌溉應為是試驗田處于在理想的狀態。
看來是種子不行,就算精心挑選出來,沒經過仔細培養,還是無法達到高產。
孫山不由地嘆氣,想要產量好,得從源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