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溪風聽了一耳朵專業名詞,她開了這么久的方舟,大約也知道是個什么意思。
發動機不是第一次出問題了。
這船吃水太重,船的負荷很高。
之前似乎還受過魚群的攻擊,差一點就解體了。
“船長,真不建議再接新人上船了。”
“那些人天天抱怨格子間小,沒有食物,要不是吳船長,換了前邊的那個船長,直接就給他們扔海里了?!?/p>
大約是看到了余溪風。
余溪風也是最近才上船,還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說話的那兩人沒再繼續說下去。
余溪風倒沒覺得被冒犯到。
船上其實是不需要那么多人的。
余溪風算過。
再如何控制,那些格子間的閑人,吃食累積在一起,依舊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格子間的人口密度大,要維持衛生,避免傳染病,也是一項巨大的投入。
吳船長養著他們,在這樣的末世里,已經稱得上慈善了。
好人啊。
都這個時候了,還有好人,真難得。
這艘船看著堅挺,其實已經是一個四面漏風的狀態。
這艘大船能支撐到現在,全靠這兩年,風和日麗,海面平靜無波。
但話又說回來了,真的再來一場海嘯,船再結實,被摧毀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余溪風手撐在扶桿上,百無聊賴地想。
幾人討論了很久。
最終確定的方向,發動機能修,但是會犧牲一部分的機動性。
季工反對。
她堅稱,海域里還存在著許多未知的風險,
船只的機動性減弱,會降低抵御風險的能力。
余溪風覺得季工說得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