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澤六歲的童生的含金量還在增加。
要摘秀才這頂帽子,得闖三關,縣試,府試與院試。
報名更是麻煩得緊!得到縣衙禮房填三代履歷,身材養貌之類。
交代完三代做何行當,還需要本縣內的廩生出結作保,確保是本人應試以及考生家里非倡優之子孫,及考生沒有居喪。
季秀才不是廩生,但他也亦有師兄,可為他的秀才應試班作保。
秀才應試班五人已是童生,可不經縣試,直赴院試即可。
今年考過還罷,今年若是不中,必是要去縣學讀書了。
鳳陽城的縣學聲名尚可,但縣學設在山上,若是要去縣學讀書回家就多有不便了。
今今兒可是季秀才應試班的“收官之戰”,明日這群學子就要殺向府城院試考場了。
老秀才這回真是豁出了老臉,不知搭上了多少人情才弄來這些院試密卷。
發下來傳抄時手都激動的在抖。
“都仔細抄錄!”季秀才沙啞著嗓子囑咐。
其實該教的訣竅早嚼碎了喂給他們,如今就看這群學生能不能自己翱翔了。
下課后,季秀獨拽了李承澤的衣袖。
又為他的親親愛徒絮叨了不少考場須知。
今年的府試,是四月十五。
從鳳陽城到府城不過一天路程,四年前李承澤與李堂柜是跟的鏢隊去的府城,為了安全計,今年依然。
李掌柜等這一天可等得太久了!自打他家那寶貝疙瘩眨巴著眼睛說想試試考秀才,老李的嘴角就沒放下來過。
嘿,李家祖墳上的青煙今年怕是又要竄竄啦。
臨行前,爺倆兒特意繞道去了趟青云庵。
李沈氏在那兒清修,這兩年越發不愛回家了,除非家里有天大的事兒。
慧明師太倒是比從前和氣。
上回她胃里鬧出血,多虧黃氏一手調理,如今李家人進出庵門,倒比從前更便宜三分。
這回可算住對地方了!和幾個同窗擠在同一家客棧,離貢院不過百步遠。
幾位秀才應試班的同窗都是老手了,踩完點二話不說就扎進房里啃書,自是不說。
就是可惜,李承澤這四年抽條兒不少,原先那副討喜的娃娃樣早沒影了。
如今往人前一站,活脫脫一株青竹,自然沒有得到前次的優待。
沒有打點分號舍的衙役,抽簽分到的號舍不偏不倚,既沒攤上官房邊上的“黃金地段”,也沒淪落到門口喝西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