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藺安也并不在意,先是解釋了四娘有事現下不能來,隨即又笑著陪同她們用完了酒宴。
眼見著人人都吃飽喝足,才理了理衣袖,起身站在她們的面前。
“感謝各位夫人的捧場,但接下來我有一事想與你們商議。
”她徹底低下了腦袋,擲地有聲:“四娘之事大家都看在眼里,我是位訟師,只想為她討回公道。
眼下物證齊全,只差人證,我曉諸位夫人的顧慮,但已然想出了解決之法。
”蘇藺安語氣更堅定了些:“法典言:十五歲以下、七十歲以上或確有不便者可以在里長鄉紳聯署擔保下畫押供狀。
夫人們害怕王棋事后報復,我可借此法讓你們無需出庭,只需書面作證。
”話語落下,得到的卻不是想象中一句接一句的肯定回應以及婦人們爭先恐后愿意作證的答案。
反而,一片寂靜。
蘇藺安不想已經將話說得如此透徹,眼前的人們還是充滿了顧慮。
一位眉眼猶豫:“可我從未聽過有書面證據的案子啊?”一位帕子掩鼻:“畫押供狀,即便我們不到場,豈不還是會被知曉?”蘇藺安張了張嘴,正欲解釋。
下一刻,先前那說錯話的婦人突然諷刺地開口:“你說可以便是可以?若是以此把我們騙去做了證,到時候卻得出庭,豈不是中了你做的局。
”訴訟過程誰也說不準。
她確實無法保證這些作證的人是否會被臨時傳喚去出庭。
蘇藺安沉思片刻,自己確實不能到那時便將現下的保證拋棄不顧,逼得婦人們出庭。
再抬眼時,她像是下定了什么決心:“我只求夫人們書面作證,若到時要求出庭,無需理會,我愿一人承擔那時后果!”耳邊有竊竊私語聲,有人開始松動了。
“四娘那樣可憐,夫人們可曾見過她身上的傷?滿身青紫,即便現在想起我也是陣陣膽寒。
”她假裝落淚般,拿衣袖掩住眼角,軟硬皆施:“那可恨的王棋還奪了她的鋪子,唯愿夫人們幫幫她啊。
”先前那猶豫的婦人驚呼一聲,眼露不忍。
眼見此事有轉機,蘇藺安又添火:“四娘自出生起便在這巷子中”“好了!”之前拉住說錯話婦人的那位呵斥一聲:“你無需在這打感情牌,我們自會決斷是否要作證。
”這女人似乎是婦人間的大姐,她一開口,其余婦人便都沒了言語,開始應和。
“是啊小姐”“我們自然知曉四娘的難處。
”話已至此,蘇藺安也不好再說些什么。
她深深彎腰,“不論夫人們是否愿意作證,我都在此先謝過大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