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這一切的是bryan的到來。
十五歲的少年周珞石重新有了一個弟弟,生日重新有了蛋糕與歡笑。
福利院里關于bryan的資料少得可憐,只知道他是在冬天夜晚被遺棄在福利院門口,那年他才三歲。他沉默寡言,總是縮在角落里看別的小朋友玩樂。偶爾有家庭想領養,也因他從不開口說話而失去耐心,最終放棄。直到遇見周珞石的父母。
八歲的bryan被領養回家后,展現了驚人的聰明。他會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吃飯時坐得筆直,熟練使用筷子,洗頭、洗澡、澆花等事情一遍就學得十成十,壓根不是福利院工作人員口中的“智力低下小老外”。
只不過,他每做完一件事情,都會看向周珞石,不確定地輕聲喊道:“哥哥?”等周珞石點頭表示肯定,他才會高高興興地去做下一件。
身為英語老師的周母開始教bryan英語,并派周珞石教他中文。
不過周珞石另有打算。
作為母語使用者,bryan很快掌握了常用的英語詞匯,平日里能用英語與周母流暢交流。可對于中文,只會一些“桌子”、“椅子”、“喝水”這樣的簡單詞匯。
終于到了周珞石出手的時候。
在那個決定bryan基本價值觀的夜晚,周珞石神神秘秘地把人叫到房間,嚴肅地說,他要告訴弟弟“the
ost
iportant
chese
tradition”。
他偏科嚴重,英語更是爛得不行,平時只要能及格就全家燒高香了。天知道他背了多久才記住這倆復雜的英文單詞。
bryan立刻站得筆直,同樣嚴肅地看著哥哥:“the
ost
iportant?”
周珞石點點頭,繼續忽悠:“每個中國人都必須知道的事情。every
chese,know”
bryan洗耳恭聽。
周珞石拿出一張紙,上面布滿他龍飛鳳舞狗爬般的字跡,從上到下寫著——
三綱五常:
君為臣綱
父為子綱
夫為妻綱
兄為弟綱
他先念了一遍,bryan自然是聽不懂也看不懂的,只凜然地盯著紙,仿佛那是圣旨。
周珞石一邊翻英漢詞典,一邊用手比劃,說得口干舌燥,終于讓bryan明白了“君、臣、父、子、夫、妻”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