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抬眼:“小七,你的腳不疼了?”站得又穩(wěn)又直,說話底氣又足,是該不疼了。
蕭宴寧:“……”
蕭宴寧:“回父皇,疼著呢,只是兒臣多日未見到三哥,心情過于激動,以至于忘了腳痛之事。”
皇帝哼了一聲。
事情到此又陷入了僵局,未有確鑿證據(jù),誰也不敢站出來肯定胡游的話。
胡游是御史,自帶免死金牌,他們可不是。
皇帝也累了,便讓退朝。
畢竟想要確鑿證據(jù)還得細查。
安王在皇帝退朝前開口,說是想入宮拜一拜蕓妃。
對于這個要求,皇帝一時沒有答應(yīng)也沒有不答應(yīng)。
“父皇,兒臣陪三哥一起入宮。”蕭宴寧連忙毛推自薦:“如果三哥跑了,兒臣替他蹲詔獄。”
皇帝看了看脊梁仍舊筆挺的安王,又看向蕭宴寧:“他去拜見自己母妃,你去做什么?你既然腳疼,就回福王府好好養(yǎng)著吧。”
蕭宴寧:“……”現(xiàn)在改口不疼了行嗎。
散朝后,皇帝單獨召太子于乾安宮。
太子到了便跪在地上:“兒臣讓父皇失望了。”
皇帝看著他,看了許久,皇帝聲音有些冷:“這就是這兩年你頻頻犯蠢的緣由?”
太子閉了閉眼沒吭聲。
“他們母子二人遇刺和你有關(guān)?”皇帝又問。
太子猛然睜開眼,他道:“兒臣沒有。”
皇帝沉默。
許久后,皇帝再問:“許了胡游什么好處?”
胡游是御史,膽子再大,也不敢隨便彈劾太子,何況言辭空洞,看似咄咄逼人,實則話中漏洞百出毫無證據(jù)。
太子這是知道自己被人拿住了把柄,被逼到退無可退,所以把事情鬧開。
若京中真有人窩藏兩人想要對付太子,經(jīng)過今日這一鬧騰,那也就成了一枚廢棋。
皇帝以審視的目光望著太子,明知事情鬧出來會被他所厭,為什么還要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