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走著,突然有那么一天,季洛清聽到了溫知舟的名字。
溫知舟跟在梁靖身邊,他跟著梁靖一起去對抗那些土族,和梁靖一起去剿匪。
一開始只是零星聽到,后來溫知舟越來越有名,他會打仗,又敢拼,學問又好,走到哪里都有人談論。
因為梁靖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所以在得知礦山上那些監工拿礦工不是人時,梁靖把這些事上奏皇帝,皇帝很快下旨把礦山上的官員里里外外都換了一遍。
湯善因為沒那么惡毒,并未在此行列。
聽到這些事,季洛清很平靜。
離書院不遠處有座寺廟,季洛清有時會在寺廟內呆上半天,聽著那些經文,心里都寧靜了。偶爾一些將士也會去寺廟求平安符,在寺廟他們也會說起營中事,誰誰立了功,誰誰受了傷,誰誰人緣好,誰誰得重用……
然后就是和南詔的戰爭。
那場戰爭持續了兩年,季洛清聽到過溫知舟受傷,有那么幾次,他差點命喪戰場。
每每聽到這些消息,季洛清心道,寺廟里的平安符大抵沒用。
一朝改變命運,季洛清這些年都在失眠。
其實他一直知道,當年流放途中,溫知舟一直在暗中跟著他們。
所以那些衙役才沒敢對季家那些女眷出手,流放途中,他們這些人是無能為力,可是溫知舟不一樣,他是溫家獨苗,皇帝備受看重,沒人會和他過不去。
到了南嶺,季家那些女眷沒有被強制分配給人做奴仆,季洛清之所以能很快從采礦中脫離出來,也是溫知舟在暗中出了錢出了力。
要不然他們都沒有什么好下場,湯善知道他是誰,又何必冒著那么大的風險安頓他。
這些季洛清心里都明白,可就像季洛清離京前對著季洛河說的那些話一樣,因父親之過,西境死傷數萬人,數萬人的血流淌在一起,能形成一條小河。義勇侯府滅了溫家滿門,當年溫家最遭恨時,祖墳被撅,里面尸骨被暴曬抽打。
面對這些,溫知舟如何能不恨,他想要還溫家清白,想要義勇侯府付出代價。
對此,季洛清無話可說。
他和溫知舟之間隔著太多鮮血,隔著太多的東西,這輩子兩人哪怕同在南疆,卻再也不會見面。
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所以,哪怕季洛清知道溫知舟就在寺廟山下,也只當做不知。
哪怕溫知舟知道他在書院,也不會推門而入前去看他。
這輩子命運弄人,心有千千結,如果人有輪回,希望他們的父母下輩子都清清白白,到時大家都沒了這輩子的記憶,那時要是能夠相遇,彼此沒了血海深仇,他們到時再相識一場。
作者有話要說:
古代部分馬上就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