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父母兄弟親族,一邊是丈夫。
安王妃選擇了父母兄弟,放棄了丈夫。
皇帝派人細細查過徐家,徐家和所有皇子的關(guān)系都不錯,徐家那些子嗣受過四皇子的幫忙也受過六皇子的恩惠,和蕭宴寧關(guān)系也不錯,甚至和二皇子都能在公開場合搭上兩句話。
查這些根本查不出什么蛛絲馬跡,徐淵本就是個老狐貍,所以皇帝當年追封生父時,罷免了禮部尚書,把徐淵給抬了上來,要是能輕易找到徐淵的把柄那也就不叫把柄了。
這些天徐淵頻頻請辭,又一點動靜都沒有,皇帝半夜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
要不然,皇帝把徐家給懷疑成這樣,心里應(yīng)該認定安王沒有謀逆之心了吧。
不,并沒有。
安王太過不拘小節(jié),他沒把自己放在皇子的位置上,走卒馬夫他能聊在一起,邊關(guān)將士以他為榮。
安王真要想舉兵謀反,肯定會有很多人愿意響應(yīng)。
這就是明明除了龍袍沒有其他實證的情況下,皇帝還不放人的緣故。
沒有萬全的證據(jù),安王只能呆在詔獄,誰說情都沒用。
這是帝王的疑心病,沒救了。
不過徐淵辦事的確很讓皇帝滿意,這個萬壽節(jié),無論是宴席的布置,還是表演的流程,皇帝都很滿意。
這也是他沒批準徐淵辭官的緣故之一,人家本來也沒干啥壞事,萬一因自己的疑心病辭官了,皇帝上哪去找個這么了解自己心思的人。
真要說起來,內(nèi)閣大臣中,皇帝用徐淵遠比用秦追順手。
想當年蕭宴寧在木安圍場差點沒命,秦追還以內(nèi)閣的名義聯(lián)合百官把周貴人的家族親友彈劾了遍。
當然,周貴人陷害蕭宴寧,得此下場活該。
只是從為皇帝的角度來看秦家行事,難免有些心悸。
也得虧蕭宴寧心純,秦家一心做臣沒有妄動之心,要不然這些年皇帝很難不拿秦家開刀。
皇帝吃著橘子望著戲臺上唱戲的人,心里正咂摸著要賞禮部點什么東西,畢竟差事辦的不錯,讓壓在皇帝心頭幾個月的陰霾都散去不少。
然而正在此時,異變突生,戲臺上的武生突然持槍挾持了唱戲的花旦,突發(fā)情況,花旦因受驚嚇,音都破了。
皇帝還以為這是戲曲的一部分呢,只聽有人尖叫著喊道:“有刺客。”
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皇帝瞪大了眼,手里的橘子都掉了。
同時,那畫著濃妝的武生高聲喊道:“皇上,草民季選,今日前來為西北溫家喊冤。草民有證據(jù)證明,西北大營副將溫允當年未曾賣國投敵,梁紹等數(shù)萬大軍并非死于溫允投敵叛國之手。”
作者有話要說:
疫情后,親眼目睹門前診所一次吊瓶的價格變化:98-118-138-158-188
啊啊啊,以為好了,結(jié)果大半夜醒來三次,等于一夜沒睡。爬起來改錯字,天亮換中醫(yī)院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