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動了心思將小報帶入京中,也許在別人看來民間的刻印登不上大雅之堂,卻對坊間百姓格外有用處。
不是邸報,卻又解讀朝廷下發(fā)的政令,更多的文章寫的都是大名府與百姓有關的事,用的文辭并不繁復,容易口口相傳。
這是個好東西。
本來文老爺對小報有極大的期望,今天聽說楊家事,立即給他潑了一盆冰水。他忘記一點,有些事究竟不能像想得那般……小報是人所寫,那一定會有偏頗,難免有人利用它來獲得利處。
若是弄不好,傳出去之后弊大于利。
文老爺正想著,就聽外面?zhèn)鱽砺曇簟?/p>
“謝大娘子來了。”
文老爺立即放下了手中的茶碗。
佛炭和小報都與謝大娘子有關,她身上的案子也格外離奇,一個差點就被害死的女子,卻在大名府攪起了這般動靜。
(請)
n
期望
文老爺有心探知一二,于是站起身走到門口撩開簾子向外看去。
早就聽說了謝大娘子的年紀,可是當看到那么一個年輕、清麗的面孔,還是讓文老爺有些驚訝。
看著也就十六七歲的女子,穿著一身尋常的衣裙,神情卻大方、沉重,一雙眼睛也格外的清亮。
在場的秀才紛紛起身互相見禮。
謝玉琰看向左尚英:“家中出了些事,我來晚了。”
“是我們來早了,”左尚英道,“娘子不用在意。”
站在左尚英身邊的柳二郎仍舊怔愣著,目光落在謝玉琰臉上半晌都沒能挪開,被左尚英碰了碰才回過神,不過也忘記了說話,只是再次躬身。
惹得左尚英不禁發(fā)笑,他還沒見過柳二郎這般模樣。
于媽媽搬來凳子讓謝玉琰坐下。
謝玉琰也沒有二話,大大方方落座,看向眾人,仿佛很習慣這般與外男交談。
“這次是來商議小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