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儲之事成為了宮廷中的焦點,也引發了一系列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故事。
公元前153年,漢景帝立皇子劉榮為皇太子,劉徹為膠東王。
劉榮作為長子,被立為太子本是順理成章之事,符合當時的傳統和禮儀。
然而,劉榮的母親栗姬卻因性格原因,逐漸失寵于漢景帝。
栗姬心胸狹隘,嫉妒心極強,對漢景帝寵愛其他妃嬪心懷不滿,常常在宮廷中表現出不悅之色,言行舉止多有不當。
她的這些行為不僅讓漢景帝對她心生厭煩,也引起了其他妃嬪和大臣們的不滿。
與此同時,館陶長公主劉嫖有意將女兒陳阿嬌許配給太子劉榮,希望通過聯姻鞏固自己的地位。
劉嫖在宮廷中地位顯赫,她是漢文帝和竇太后的女兒,漢景帝的同胞姐姐,深受竇太后的寵愛。
她認為,將女兒嫁給太子,自己將來便是太子的岳母,地位將更加穩固。
于是,她派人向栗姬提親。
然而,栗姬卻因嫉妒劉嫖經常向漢景帝進獻美女,而拒絕了這門親事。
這一拒絕讓劉嫖心生怨恨,她發誓一定要報復栗姬。
此后,劉嫖轉而與王夫人結盟。
王夫人為人聰明伶俐,善于揣摩人心,她深知劉嫖在宮廷中的影響力,便極力討好劉嫖。
她與劉嫖一拍即合,共同謀劃著如何讓劉徹取代劉榮成為太子。
王夫人的兒子劉徹自幼聰明伶俐,深得劉嫖喜愛。
劉嫖在漢景帝面前不斷詆毀栗姬,說她心胸狹隘,善妒,不適合母儀天下。
同時,她又大力稱贊劉徹的優點,說他聰明好學,心地善良,有帝王之相。
漢景帝本就對栗姬有所不滿,經劉嫖多次挑撥,心中的天平逐漸向劉徹傾斜。
公元前150年,漢景帝終于下定決心,廢掉太子劉榮,改封他為臨江王。
這一決定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宮廷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太子太傅竇嬰極力勸諫,他認為劉榮并無過錯,廢太子乃是動搖國本的大事,會引起天下人的議論和不安。
但漢景帝心意已決,并未聽取竇嬰的建議。
竇嬰因此稱病辭官,對漢景帝心生不滿。
而劉榮被廢后,命運坎坷。
他被派往臨江就藩,在那里,他因修建宮室侵占太宗廟前空地上的圍墻而獲罪。
漢景帝得知此事后,十分憤怒,下令將劉榮召回長安,在中尉府接受審問。
劉榮在獄中孤立無援,無法向漢景帝寫信謝罪,絕望之下,他用獄中床板上的釘子自殺身亡。
同年,漢景帝立王氏為皇后,隨后又立王皇后之子膠東王劉徹為皇太子。
劉徹自幼聰慧過人,對治國理政表現出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