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諫官彈劾黃皓結黨營私,不出三日,便被構陷貪污,流放南中蠻荒之地。
黃皓深知,要徹底掌控劉禪,光靠討好遠遠不夠。
他派人暗中尋訪,從南中請來精通巫蠱的方士,在宮中隱秘處設下祭壇。
每當劉禪為軍政之事煩惱時,他便神秘兮兮地說:“陛下勿憂,昨日占卜,天神說此乃吉兆,不日自會化解。“
他還讓人在宮中散布謠言,說黃門署常有祥瑞出現,是上天庇佑后主。
劉禪本就對鬼神之事半信半疑,在黃皓的不斷灌輸下,漸漸將國事都交給“天命“,自己則沉迷于宴飲游樂。
朝堂之上,黃皓的勢力愈發猖獗。姜維北伐,他在劉禪耳邊進讒言:“大將軍連年征戰,勞民傷財,不過是為了一己功名。“
為了削弱姜維兵權,他指使親信在朝中散布流言,說姜維擁兵自重意圖謀反。
姜維上表請誅黃皓,卻被劉禪輕描淡寫地駁回:“黃皓不過一小人,卿不必在意。“黃皓得知后,表面惶恐謝罪,暗中卻加緊謀劃,聯絡朝中大臣聯名彈劾姜維,最終迫使姜維屯田沓中,遠離成都。
景耀六年,魏軍五路伐蜀的消息傳來。
黃皓將前線急報扣下,在劉禪面前信誓旦旦:“這不過是姜維為了兵權編造的謠言。“
當鄧艾偷渡陰平的戰報送至成都時,黃皓仍在蠱惑:“陰平小道,地勢險峻,蜀軍早已設下埋伏,魏軍絕難通過。“
他甚至找來巫師,在宮中做法,稱“天佑蜀漢,敵軍必敗“。
直到江油失守的消息傳來,劉禪才驚覺大難臨頭,然而此時調兵遣將已來不及。
成都城破那日,黃皓躲在密室里,望著滿屋金銀珠寶,手忙腳亂地往麻袋里塞。
他將多年搜刮的翡翠瑪瑙、絲綢錦緞裝了十幾車,還不忘帶上那些記錄著朝中官員把柄的密信。
姜維派人來搜捕時,他早已喬裝成流民,混在慌亂的人群中逃出城門。
然而,逃亡途中,他被幾個認出他的百姓圍住。
眾人怒目圓睜,有人高喊:“就是這個閹人,害我蜀漢滅亡!“
黃皓跪在地上,昔日的威風掃地,他連連磕頭求饒:“饒命!饒命!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但憤怒的百姓根本不聽他辯解,有人撿起石頭砸向他,接著更多的石頭如雨點般落下。
他蜷縮在地上,看著眼前模糊的人影,恍惚間又回到了洛陽街頭那個破廟——原來,一切不過是一場虛妄的夢。
最終,他倒在血泊中,至死都沒能閉上那雙充滿貪欲的眼睛。
黃皓的一生,是蜀漢王朝由盛轉衰的縮影。
他以諂媚為刃,以權謀為盾,將后主劉禪徹底蒙在鼓里,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后人評說這段歷史時,總要痛罵一句:“黃皓亂政,禍國殃民!“
而那片被鮮血浸透的武侯祠前,至今回蕩著蜀漢百姓的悲嘆,仿佛在訴說著那個被奸臣毀掉的王朝,以及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每當夜幕降臨,武侯祠的風聲嗚咽,仿佛諸葛丞相在為蜀漢的命運而嘆息,也在警示著后人:奸佞當道,國將不國;人心若腐,大廈必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