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連周天子祭天的祭品都不給,就知道楚國對周禮的態度了。
事實上,楚國一直都沒有采用周禮,施行的是自己本地的文化。
因此周王室包括中原列國,都視其為蠻夷。
楚國人自己也說‘吾蠻夷也’。
北狄指的是犬戎等少數族群。
他們趁著中原虛弱,對列國發起了猛烈進攻。
中國(中原各國)像一根線一樣聯系在一起,才沒有被楚國和北狄攻滅。
說到這里,馬鈺停頓了一下調勻呼吸,再次說道:
“聯系列國的那根線,就是周禮,我這么說潛溪先生可認同?”
宋濂點點頭,他可太認同了。
能將中原列國聯系在一起的,也就只有周朝的禮法制度了。
而儒家尊崇的就是周禮,這等于是在替儒家張目。
馬鈺緊接著又問道:“前面我們說過,周王室勢微,列國已經不再遵守周禮。”
“那么是誰讓列國重拾周禮的?或者說,誰是那根穿線的針呢?”
以前周王室是穿線的那根針,可現在他已經號令不動群雄了。
那么是誰接替了這個重任呢?
答案其實就在紙面上,齊桓公和管仲。
“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稱霸諸侯。”
“先是北擊戎狄,救邢國和衛國。”
“還將他們遷徙到相對安全的地方,為他們筑造城池。”
楚國歷史上有兩大雄主,一個是楚成王,另一個就是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當時的楚王正是楚成王。
楚成王繼位后,用了很短時間就平定了周邊地區,并擊敗了夷越各部拓地千里。
使得楚國從一個偏遠蠻夷小國,一躍成為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楚成王自然不滿足于此,將目光看向了中原。
你周王室能當天下之主,為何我楚國不行?
當時虛弱的中原各國都不是楚國的對手,又是齊桓公率領列國聯軍,死死的遏制住了楚國的北上之路。
楚國沒有辦法滅亡中原,又害怕齊桓公帶人打他。
畢竟齊桓公打的旗號就是尊王攘夷,你不施行周禮,那你就是蠻夷,我們就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