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因為能理解姜怡的痛苦,還要承擔兩份心理上的無奈。
姜晴的家庭經濟條件不好,靠著姜晴一路努力念書,成功考進識心研究院,獲得一份能保障全家人衣食無憂的薪資。
念書辛苦,她還要因為照顧妹妹的自尊心,處處壓抑自己。
考好了不能炫耀,要首先言語上貶低自己。
上大學了不能炫耀,要首先思考家庭經濟能力能支撐自己在學術道路上走多遠。
拿到識心研究院的offer也不能慶祝,因為這是姜怡可望不可及的社會成就。
這份從小到大的內心壓抑、為了照顧他人感受而自我貶低,也讓姜晴變得不敢表現、在其他同事面前,她有什么想法總是羞于表達自己。
只是,姜晴的這份忍讓照顧,也讓姜怡無所適從。
漸漸地,她的性格開始變得偏執、揮霍、脾氣也喜怒無常,大概率是躁郁了,姜怡隔三差五就玩消失,還和各種社會青年來往。
姜怡喜歡通過這樣折騰姜晴的方式,來看她為自己著急擔心的模樣,讓姜晴愧疚。
一開始姜晴還會如她所愿,只是慢慢地變得疲憊,到最后姜晴索性用工作來搪塞,而且,出于不知道怎么面對姜怡,姜晴也不再喜歡回家。
直到收到賠償要求,姜晴才知道,姜怡為了更刺激她,居然用酒瓶爆了一個陌生男子的頭,對方要求賠償一大筆費用私了,否則就起訴,要到識心研究院來鬧。
姜晴萬般無奈,為了不影響工作,她之前還把年假請了,專門就處理這件事。
這次,她好不容易又得了一次假。
姜怡又給她發這種消息。
她好疲憊,真的,但是她又不敢不答應姜怡,萬一姜怡又惹出什么事,又或者對爸媽做出什么過激的行為,姜晴更不能原諒自己。
沒叫警察,沒叫家人,姜晴決定趁這個機會一定要好好訓斥姜怡。
如果可以,她就干脆以“經濟制裁”的方式來管教姜怡,不許再影響她工作!
不過,孤身前往,姜晴不是沒想過是不是會有危險,只是,姜怡應該沒這么壞,還不至于對她這顆“搖錢樹”下手。
應該只是想嚇唬她而已。
姜晴出門前,在選擇“帶槍”還是“神經鎮靜劑”中,還是選擇了致死率不高的后者。
來到信息中提到的地點。
沒想到這個南城地鐵站是一個廢棄的地鐵站,有點出乎姜晴的意料。
掏出手環搜索一下,
這個五年前因新線路規劃而被廢棄的老站,如今只剩下破碎的自動售票機和滿地泛黃的舊報紙。
一陣穿堂風卷起地上的塑料包裝袋,發出簌簌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