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蛾眉微抬,疑色大減,似乎肯定些什么。
倒是有點門道兒,溫仙子用她們師門中幾樣秘法也察覺到這塊鐵疙瘩的不尋常來。
不過外相太過尋常,誰會曉得這黑不溜秋酷似鐵秤砣的鐵疙瘩竟是罕見印修所煉的一尊法印。
沒錯,這種法印一般的煉器師可煉不了。
為保證法印的優良靈性,大多采用的煉材都是不斷淬煉的靈材,鐵精也是從普通黑鐵中提煉出來的珍稀煉材,若是提煉得法的話千斤黑鐵才提煉不到一兩鐵精,而上品煉材玄鐵是從赤鐵礦中提煉的。
印修罕見不止法統稀少,光修行的必需品法印就是一道攔路虎,不是自用或是專用的話太過耗費資財,等閑承受不住且受眾面很窄,需有獨特的控印法門才能運用,一般法統的符修也掌御不得,沒那控印法門啊。
印修也是從符修中“脫穎而出”的一道法統,只不過印修修行的符道有點偏科了。
據傳創立印修法統的符修大佬仿效以官府官印為母版,通常以山玉、頑石、金、銀、銅等金屬煉材制作的一方符印加蓋在符咒上以增強符箓威力的。而這種符印還叫符印時,是因為印中被煉入一道符種,通常是幾大元符的一種,印的表面密布著陽刻或是陰刻符文。
隨著印修的發揚光大到走偏,符印從官印模樣漸變成寶塔形,八卦鏡形,山形,磚形,還有奇特的十二面體十六面體和球形,而表面鐫刻的符咒從有形到隱形再到無形。
其效用更是多樣,有秘法牽引一縷大山炁機的山印,可以當重物砸壓的護道重器;蘊養祛邪驅瘟的符種于印,可驅邪治病,培元回春;以符種不同可召役鬼神、通圣達靈,甚至鎮宅辟邪調和風水陰陽氣煞。
總之,印修一脈從法統類似到風格迥異,各有各的祖師,各有各的修持法統,各有各的禁忌且相互鄙視。
而小書生遇到的這枚鐵山印疑似與閭山道門的某一印修法統有所牽扯,不過閭山道門法脈不少,印修一脈太過凋零些,想必招惹不到。
小書生出的價并未坑王大眼,落在他手里只是一塊黑黢黢的鐵精疙瘩,落到符修觀棋手里同樣的結果,鐵精嘛,一副好煉材,若落到正統符修楊大哥手里便是一件重寶,樾山堂是符道大宗,關于印修一脈的法統不少,只不過太過耗財少有人選修。
楊銘略懂一二要比麻子他們懂得多。
觀棋雖身受某一符道法統,但局限性大,反而于符陣天賦太過罕見,但符陣雙修只有在中上宗門中才有完整有序的道統。觀棋是野路子符修,只因天賦太過耀眼才遮住了他符道一脈的缺漏,太偏科的符道天才,喜歡推演自創符陣重組復合。
麻子半路轉修劍道,倒是與他師尊衛師一樣路子,只是衛師太過“懶散”放養他學劍,至今沒經歷過循序漸進的劍道歷程。
這廝只顧游山玩水陪仙子悠閑自在,連百鈞赤虎乃至碎星河都多日沒見天日了。
溫仙子吧,自幼長于正統的劍道宗門,但偏科也不少,師門是把她往中流砥柱方面培養的,些許細末小節的技藝匆匆一帶而過的。
導致現在溫仙子待在麻子身邊就一種感覺:自己貌似白活了二十多年。
她可是出身名門正宗的高徒,不敵一半路書生見識廣?
蠢哭。
溫仙子把玩著手里的黑鐵疙瘩正哀怨自傷時小書生低首細細賞玩那方殘破的蟹殼青呢。
“不行!”
溫仙子猛然一下拍了下茶桌,一臉肅然加不甘。
“啊?啥不行?”小書生抬頭,一臉懵逼
連帶著不遠處的茶攤老倌兒也一臉春風地往這邊來。
“貴客可有吩咐?”
“結賬。”溫仙子檀口微動。
喜歡玄幻:劍酒一江湖請大家收藏:(xiake)玄幻:劍酒一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