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熱氣的茶壺,兩只青瓷茶碗,翠綠的茶葉在碗中輕舞,淡淡的茶香浸透整間書房。
“嗯,香不濃卻幽,味不烈卻久,入口先苦后澀轉回甘,好茶,好茶啊。”
劉老先生接過麻子端來的新泡楚茶,贊譽不絕。
“先生喜歡就好,這種名叫霧山凝翠的楚茶在我們這里不常見,想來是產量太少的緣故,這次回家有楚國的朋友送了一斤多,除了這霧山凝翠外還有半斤雪松針和碧玉香,都是楚茶中難得的珍品,改明兒小子一并送來。”
麻子慢悠悠品茶后應和道。
“好好好,楚茶確實有可取之處,老朽也就這點愛好了,牧之有心啊。”
得見小麻子并無春風得意的“年少輕狂”反而多了幾分不符合年紀的沉穩,劉老先生便知自己的教誨他沒忘記。
略微遺憾的是麻子并無考進士之意,劉老先生也淡了勸誡的心思。
因麻子要遠赴楚地“游學”,劉老先生雖沒去過楚國但與楚人打過交道,一老一少從兩國的歷史淵源談起,風俗,風土,風情,風物,等等。
一壺霧山凝翠泡的味道都淡了,晚霞熏染紅天,爺倆的談興依舊足得得的。
在交流完楚國風土后,拉起了鄉間話常。
劉老先生談起這兩年村里的變化,誰家的娃結婚成家了,誰家的老人病逝了,誰家遭遇不幸從此家境落魄了,小清河的水貌似清澈了許多,水磨坊的水車壞后鎮上魯家班的來人免費修好了,村口的魁星樓里存有幾本經典書籍是他特意捐的,官府有意將河沿村通往臨河鎮的黃泥路修整修整,可惜需要好多銀錢,意欲向左近富戶募捐,巴啦啦一通鄉間俗事。
正是這平淡無奇的鄉間俗事才組成了麻子少年時光。
披著星光回家的麻子渾身輕松無比,腦中清澈無比,這是從劉老先生家里出來后的感受。
這幾年風調雨順,河沿村小河村再也沒有吃不上飽飯的赤貧人家,村里有廖爺和劉老先生照應著,麻子很是放心,哦,對了,還有住上南屏山山口的何老爺子,冬天山里跑出來的猛獸也是倒霉到家了,傷不到家畜也禍害不到老人孩童。
常常下山禍害莊稼的狗獾和山豬除了將命丟下外帶不走任何東西。
別處臨近小清河的村子難免鬧出一出水鬼索命使人溺亡的事故,而河沿村多少年了都沒聽說有人溺亡的事兒。
小小的山村,小小的小清河,竟有三位大佬隱居,甚至是隱姓埋名。
奇哉,幸哉。
星月下的小清河,銀光燦燦,波光瑩瑩,蟲鳴不絕,蛙聲陣陣,時不時傳來水流擾動的聲響,估計又是哪只蟲兒進了蛙腹或是魚腹,要么就是哪條肥碩的草魚翻身啃下半枝嫩葦草桿兒。
今夜明月皎潔,一頭似蛇蟒的金絲月山緩緩露出它那成人巴掌大的魚頭,金黃色的眼珠子被月光一照透亮透亮的,高昂著頭扭動著身子游弋在河面,行事高調,似猛虎巡山,游至何處,左近歡鳴的蛤蟆青蛙通通嚇得閉口,所到之處蟲兒止鳴,魚群潰散,端的是威風凜凜。
實話說,虎口關那些水中惡霸們都沒這么高調過。
此等威風讓魚蟲領教個夠,可惜無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