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著麻子在古城牢獄中同瞎老仙一番討教的理解。
一柄不錯的劍器外表都蒙有一層熒光閃爍的輪廓,可能模糊,可能清晰,還可能熒光輝輝,光彩璨璨聚而成相。
這大概就是劍器的氣機所化。
若是灰暗無光,那肯定是廢劍一枚。
嗯,這只是他的理解,他無修行相關瞳術,只是眼力不錯罷了,再細致的話,就要用神念感知作弊了。
只是那手段又不是萬金油。
一般有鑄劍傳承的匠坊會把出爐的每柄劍都品鑒一番,即使這柄劍堪入流的區區九品劍也要認真對待。這是有傳承鑄劍技藝鑄劍師的“鑄劍禮儀”,鑒劍評定意味著鑄劍工序的結束,尋得明主的開始。
傳承久遠的鑄劍師還在恪守此律,但斗轉星移數百載,能堅持此禮不廢的鑄劍師真的不多了,甚至連傳承晦澀的品劍師都快從江湖上“銷聲匿跡”了。
江湖傳聞,名劍山莊還殘留著幾道品劍秘術,可惜此術易學難精,若想修煉此術至精必須修煉一門瞳術,否則只會徒增笑談。
至于官家的千機堂肯定有品劍師傳承,無人敢捋虎須。修煉瞳術最是耗費資財,修煉途中出了岔子輕則毀目失明,重則血毒入腦癲狂發瘋而死。
經驗老道的鑄劍師能品鑒劍器也只是憑借多年的閱歷略知一二罷了,六品劍以上的品鑒誰也不敢妄言品劍師的本事兒。
麻子在拜劍閣“撿漏”純屬是踩了狗屎運。
。。。
一盞茶工夫過去,瞎老仙睜開雙眼,露出一對兒白濁瞳孔,笑如菊花。
“張小友還是一如既往的鴻運當頭啊。此劍甚好,本是名師心血之作又歷經地脈重煞洗煉數百載,存精去粕,可謂是天鑄地造般脫胎換骨,幾近三品,銀魚劍,好名字。只是出世得早了些,若再得幾百年浸潤,少說能升格到三品上階,更有啟靈的潛質呢,倒是可惜了。”
養神醒來的老瞎子將手中銀魚劍穩穩放在桌上,臉色喜意難禁,嘴里卻說著“喪氣話”。
“老先生所言甚是,倒是可惜了。”
麻子順嘴接道,笑意連連。
見小書生回的干脆油滑,本來竊喜的心思淡了幾分。
得,打趣人的心思暫且放下。
他想起這位大氣運在身的小書生還有一尊金印呢,萬一那六目碧睛金蟾恢復靈性了呢。
只消吐一口靈息便能令劍器升格又非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