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茫然地看了看崔民干,又看了看尉遲恭,最后,目光落在了李世民的臉上,一臉無辜地問道:
“父皇,崔大人在說什么啊?什么《氏族志》?什么文德教化?兒臣聽不懂啊。”
他撓了撓頭,表情很是困惑:“兒臣就是覺得,父皇您當年打天下那么辛苦,跟著您的這幫叔叔伯伯們也挺不容易的。兒臣想建個閣樓,把大家都畫上去,以后逢年過節,兒臣帶著弟弟妹妹們去磕個頭,謝謝他們為咱們李家江山玩命,這……這有什么問題嗎?”
他攤了攤手,語氣純真得像個三歲小孩:“這跟《氏族志》有什么關系?《氏族志》是給天下人排座次的,兒臣這個‘凌煙閣’,是咱們老李家的‘家庭榮譽墻’啊!是兒臣這個當晚輩的,想孝敬一下長輩,難道……難道這也不行嗎?”
“噗——”
程咬金第一個沒忍住,笑了出來。
這一笑,仿佛點燃了引線。
尉遲恭放聲大笑,指著崔民干道:“哈哈哈,聽見沒?太子殿下說得明白!這是人家殿下的一片孝心!是他們老李家的家事!你一個外人,跟著瞎摻和什么?怎么,太子殿下孝敬長輩,還得經過你清河崔氏的同意不成?”
“你!”崔民干氣得臉色漲紅,胡子都在抖。
他感覺自己用盡畢生功力打出的一記“太極推手”,竟然被對方用一句“這是我們家事”,給輕飄飄地化解了。
而且,還把自己推到了一個“干涉皇家內務,非議太子行孝”的尷尬境地!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面目瞪口呆的崔民干,和一臉“我做錯了什么嗎”的無辜表情的李承乾,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
絕了!
真是絕了!
用“孝道”這張牌,直接掀了桌子!
把一場足以引發朝堂分裂的政治博弈,瞬間降維打擊成了一場關于“皇家內部事務”和“晚輩孝心”的討論。
在這個“以孝治天下”的時代,誰敢質疑太子的“孝心”?誰敢說皇帝家的“家庭榮譽墻”不該建?
李泰臉上的笑容,徹底僵住了。
他感覺自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是打在了一片虛空之中。他所有精心準備的,關于“文德”、“禮法”、“平衡”的大道理,在對方一句“這是我們家事”面前,都成了笑話。
他看著那個一臉純真無害的哥哥,第一次,從心底里,生出了一股寒意。
“好了!”李世民一拍驚堂木,做出了最終裁決。
“太子一片孝心,朕心甚慰。凌煙閣一事,準了!就由趙國公、房玄齡、杜如晦三人牽頭督辦!此事,乃為我李氏皇族表彰功臣,不涉《氏族志》,更不涉天下門第之分,眾卿不得再議!”
一錘定音。
崔民干等人面如死灰,頹然退下。他們知道,他們輸了。輸得莫名其妙,輸得憋屈無比。
他們不是輸給了皇權,也不是輸給了軍功新貴,而是輸給了一個看似荒唐的“家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