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當時,樹木可是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源,也是重要的軍事物資,戰車的其中一個主材便是樹木。
衛靈公急了,他立即去求見羊舌肸。衛靈公認為,這個羊舌鮒是太傅叔向這位賢大夫的親弟弟,他應該會管一管。
衛靈公帶了一盤精心制作的羹湯和一小筐錦緞去見羊舌肸,對羊舌肸道:“太傅,寡國一直對晉國忠心擁護,從不敢有貳心。
現在,大軍駐扎寡國境內,必要的方便寡國當然要給,這是責無旁貸的事。但如此亂砍濫伐寡國樹木,搞得民不聊生,百姓叫苦不迭,無論如何請太傅予以制止。”
羊舌肸本就和弟弟羊舌鮒不和,他收下了羹湯,嘗了兩口后,贊不絕口。然后,羊舌肸把錦緞還給衛靈公,嘆口氣道:
“敝國出了這個敗類,如此貪得無厭,遲早要作繭自縛。外臣的話,他是不會聽從的。君侯還是將這筐錦緞給他吧,如果他還有點人性,自然會聽從君侯的命令。如果他還要胡作非為,外臣就稟告寡君,實施嚴懲,不能給貴國添麻煩了。”
衛靈公大為感動,心道同母而生,兩兄弟之德行卻天差地別。一個索賄不成就把人家往死里整,一個連送上門的禮都不肯接受。
衛靈公聽了羊舌肸的話,派人將這筐錦緞給羊舌鮒送去。羊舌鮒收下了錦緞,看看衛國也確實窮得可憐,便不再為難衛國了,下令停止砍伐衛境樹木。
衛國的麻煩雖然得到了解決,但衛靈公對晉國早就心生不滿了,只是國小力弱,無可奈何。
鄭國冷冷看著晉國對衛國的這番過分動作,執政上卿子產看到了機會,他對晉國非常不滿。子產是這個時期列國諸侯最厲害的人,他決定搞個大動作。
子產的大動作便是諸侯正式盟誓之前,就減輕鄭國向晉國納貢數量提出鄭國的意見!
子產相信,自己的這個提案,代表了最廣大列國諸侯的利益!只要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有機會運動,他一定要為鄭國,不,要為天下列國諸侯爭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平丘之會,就讓你晉國人耀武揚威搞形式主義吧,我們鄭國是務實主義者,要實惠。只要貢賦減少,那意味著鄭國的負擔減輕,也意味著鄭國人民的負擔減輕。
為國為民計,子產決定與晉國打一仗。
當然,打得是舌仗。
提案早就提交給晉國了,晉國中軍將韓起一看便火了。晉昭公一看也火了,所有的晉國人都火了:
晉國主導的這次列國諸侯會盟,目的是示威給楚國、齊國看的,突出晉國作為諸侯聯盟盟主的地位。
你鄭國居然在這個時候,橫里來這么一出要求減免貢賦的提案,幾個意思?
絕對不允許這樣的提案通過!
這是所有晉國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