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范匄來講,鄭國既然如此主動順從晉國,那當然要給點小糖吃吃的。所以范匄借子產來信,決定減免鄭國貢賦。
范匄的主要心結還是齊國,降服齊國一直是他的重要奮斗目標。
晉國本已經在平定了欒氏之亂后,曾于公元前549年組織中原諸侯列國聯軍討伐過齊國。
但由于天降大雨,列國諸侯均遭了災,加上楚齊兩大國迅速結盟,使那次伐齊行動,最終以晉楚兩國握手言和而告終。
現在又過了一年,范匄又打起討伐齊國的主意了。
其實,這個時候的范匄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了,但只要齊國不服,晉國的威信便難以達到當年文襄甚至悼公時代的地步。
那個時候的晉國,才是貨真價實的中原諸侯盟主,真正的春秋霸主。自己這個中軍將要么不當,要當,就要當真正的霸主式的中軍將!
公元前548年8月,經過一系列的外交運作,晉國再次聯合了宋國、衛國、鄭國、曹國、莒國、邾國、藤國、薛國、杞國、小邾國于夷儀召開盟會。
夷儀會盟的議題只有一個:討伐齊國,以報兩年前齊國趁晉國內亂侵略晉國之仇。
范匄召集列國諸侯軍事將領開會,他要精心組織一個軍事部署,一次性將齊國給打懵。
正當大家認真研究激烈討論行動方案時,范匄突然得報:齊國執政上卿、右相慶封求見!
范匄命將慶封給帶進中軍帥帳,慶封向范匄行禮并賠笑道:“元帥,別研究了,我們齊國服輸,從此一切聽晉國的。”
范匄氣得差點當場吐血,辛辛苦苦組建起規模龐大的聯軍,結果你齊國佬就派個人來對我講一聲服輸投降就可以完事了?
但是,當他聽完慶封的解釋后,也終于無奈了。
原來,齊國國君齊莊公突然薨了!
齊莊公是一個強悍的國君,也是一個對晉國陽奉陰違的惹事佬,這一點與齊莊公的父親齊靈公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齊靈公不服晉國,于是被晉國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平陰之戰,戰火直接燒到臨淄外城,以及大片齊國以東土地。
那一戰后,齊國不得已歸順晉國。
齊莊公表面上歸順晉國,暗地里一直使著壞。
兩年前,齊國不但資助了晉國欒氏叛亂,而且趁晉國內亂發起了伐晉之役,拿下了朝歌等晉國重鎮。
想想兩年前的齊國大舉入侵晉國的軍事行動,齊軍在晉國境內耀武揚威,大軍一路西向,兵鋒直抵晉國都城新絳不足百里處!
晉國作為中原諸侯盟主,什么時候淪落到讓一個中原諸侯如此欺侮地境地?
所以當晉國平定了內亂后,立即組織了聯軍討伐齊國。當時的齊莊公靠了兩招化解了危機:一招是立即與楚國結盟,引楚軍出兵北上,齊楚聯軍共同制晉。
另一招則是請出了老天爺。晉國組織的聯軍剛剛出動,居然天降暴雨,結果許多諸侯國內洪澇災害嚴重,范匄最終不得不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