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軍容易,難的是誰來擔任各軍帥佐。
晉襄公有意起用老派的箕鄭父、梁益耳、先都、蒯得、士谷等人。
我們先來看看這五人是什么來頭。
箕鄭父,出生年月不詳,卒于公元前618年,姬姓箕氏,名鄭。原是姬姓晉國大夫,后來被封于箕地,故以箕為氏,箕氏家族宗主。
梁益耳,出生于公元前675年,卒于公元前618年,嬴姓,梁氏,名益耳。
梁益耳祖上是梁國國君梁宏,梁國也稱少梁國,就是晉惠公曾經流亡過的那個國家,后來被秦國所滅。
史載,公元前718年,梁國國君梁宏根據周天子的命令,參與討伐曲沃氏的戰斗,這次討伐行動梁宏帶上了其中一個兒子。
這個兒子看看梁國沒有什么前途,便定居晉國的解州,再遷至河東,即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一帶,從此形成晉國的梁氏家族。
現在的梁氏家族宗主正是梁益耳,因晉惠公曾經流亡梁國,并娶過梁國公主為妻,所以晉惠公即位后,梁氏家族便得到重用。
先都,出生年月不詳,卒于公元前618年,晉國大夫。先氏家族其中一個牛人,與先且居為同輩。
蒯得,出生年月不詳,卒于公元前618年,原為晉國公族大夫,姓姬名得。
史載蒯得作戰勇猛,在晉楚城濮大戰中立下戰功,被晉文公封在故蒯國之地的澗水東岸的蒯邑,即今河南洛陽蒯鄉,遂以封邑為氏,形成了晉國蒯氏家族。
士谷,出生年月不詳,卒于公元前618年,祁姓,士氏,名谷。
士谷是大名鼎鼎的晉國元老士蒍的兒子,受到晉文公重用,曾經擔任晉國司空,經常出使各國,為晉國霸業的奠定多立功勛。
前面我們講過,晉國于公元前625年6月召集的各諸侯國垂隴會盟,就是由士谷代替晉襄公主持的這次重大國際會議。
由此可見,士谷在當時的晉國地位是相當高的。
晉襄公有意讓士谷擔任中軍帥,梁益耳任中軍佐;箕鄭父任上軍帥,先都任上軍佐。
誰料人事醞釀階段,卻泄了密。
泄密的結果,是令包括這五人在內的能夠得以進入卿級領導班子成員的每個人都很興奮,而那些認為自己應該能進卿級領導班子的人很不開心。
于是,圍繞著這次重大人事調整,晉國終于開啟了一次嚴重的內部權力斗爭。
喜歡春秋晉國風云請大家收藏:()春秋晉國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