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既明嘴角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你構建的思維導圖已經搭建了這個學科完整的知識框架,這對于你理解這門學科其實已經非常充分了。
但高中學習除了掌握知識,還要應對考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應試教育,所以除了掌握概念和知識框架以外,我們還需要做一個服務考試的動作——積累每個知識點對應的經典母題。
”蘇棠聽著周既明的解釋,明白了所謂“母題”的含義。
大概就是那些僅針對單一知識點的經典題型。
“那具體需要怎么做?”蘇棠問道。
周既明舉起一張思維導圖,指尖點在樹狀圖最末端的節點上:“我們可以在這個框架上,給每個最小知識點單元標注序號。
”他順著枝干向上滑動手指:“畫學科導圖導圖要遵循模塊、概念、知識點的層級,擋拆解到最小知識點后,再做三件事。
”“哪三件?”其余三人異口同聲地問。
周既明似乎對他們的反應頗為受用,慢條斯理地解釋:“第一,為每個編號的最小知識點單元建立母題庫。
”他頓了頓,“所謂母題,就是僅針對該知識點的經典題型,必須純粹到不含其他知識點的干擾。
”蘇棠完全理解到位。
周既明的目光緩緩掃過三人,繼續道:“第二件事,拆解綜合題型。
弄清楚母題是如何組合成綜合題型。
記住這些組成方式,這是出題人的出題思路,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解題策略,相當于考題的脈絡。
”考題的脈絡,實在是過于準確的形容。
他的表述能力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她實在想不通,明明有著如此縝密的邏輯表達能力,為何他的語文成績總在及格線上掙扎。
“最后一件事呢?”她迫不及待地問道。
“最后一件事,”周既明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就是物理老師今天課上說的錯題分析,我稱之為錯題庫建設。
”他轉身拿了一支紅筆,在思維導圖上畫起了連線,“如果右邊這個是錯題,我們就把這道題所涉及的知識點編號全部標注上。
一張試卷標注完后,我們就可以統計每個知識點的錯誤頻率,就能精準定位薄弱環節。
”簡單三步,把知識點和試卷完美連接起來,蘇棠恍然大悟。
正是缺少這關鍵的后續步驟,才導致她考試時明明什么都記得,卻始終無從下筆。
周既明話音剛落,程望舒就投以崇拜的眼神,“既明,你可以把你的思維導圖筆記分享給大家嗎?我可以拿回家復印。
”“不好意思,我從來不做這玩意,或者說我都在腦子里面畫好了。
”蘇棠偷笑。
又給他裝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