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只身逃走,一是耗盡體力,和趙天倫等人一起死在此處。形勢岌岌可危,只能二選其一。
然而,在別人眼中的兩個選擇,在肖逸心中卻根本沒有思慮。
他將身一扭,和“吽”印靠在一起,心念一動,在四周形成一道亂流之盾,將自身和“吽”印都護在其中。
多條觸手碰到亂流之盾,登時被盾上亂流分割的支離破碎。但是,觸手卻毫不畏懼,仍舊蜂擁而上,將亂流之盾淹沒。
片刻之后,在肖逸眼中已經沒了觸手,自己分明已經被“大山”牢牢裹住。
亂流之盾牢固無比,倒一時無憂。然而,無盡的觸手擠壓過來,亂流之盾來不及分割,進而轉化為無窮的擠壓之力。
擠壓之力強橫無倫,使得亂流之盾不斷收縮。肖逸好似落入了“大山”的手心,被其牢牢攥住,直到捏扁為止。
肖逸奮起全身之力與“大山”相抗,但亂流盾還是越來越小,再過片刻就要擠壓到“吽”印,到時“吽”印也就不得不撤去。
而且,肖逸感到體內真氣在快速消耗,按此速度下去,不到一炷香時間,自己就要葬身“大山”體內。
情勢十分危急,但肖逸早已習慣了這等局勢,心中倒不慌亂,忖思道:“這魔物和那炎魔一樣,力量來自大地,我即便有神農鼎和泰山印相助,最終也要消耗殆盡,無法與其匹敵。”
想到此處,肖逸先是一蹙,隨即又舒展開來,自語道:“要想與其相抗,也必須借助天地之力才行。”
修真煉道雖然都是在借用天地之力,但是,一來受功法限制,吸收天地靈氣的速度不等;二來人體羸弱,難以承受過多力道,導致借用天地之力頗為有限。肖逸的五行修煉之法在人類看來,已然是逆天之功,但是與這魔物“大山”相比,仍舊有天壤之別。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圣人能士都在追尋天人合一之境,以期攪動天地風云,但始終未能成功。不過,肖逸自感應到天地五行,摸到天人自然之境的門檻后,其心中隱隱覺得,以人體為引,未必不能像“大山”一樣借用天地之力。
特別是,道家的“無為之劍”已經有了借用天地之力的雛形。只要他將自身融入自然,天地為身,身為天地,無分彼此,心念動時,自然可以將天地之力當作自身之力來用。
眼看局勢危急,也無他法,肖逸當即凝神靜守,先以五行之法將身體與自然融為一體,而后神識散開,也漸漸融入自然之中。
雖然被心結所困,神識還不能完全融入自然,對汲取自然之力有所影響,但至多影響汲取天地之力的多少而已。
頓時,亂流盾外氣勁洶涌,好似天崩地裂,亂流盾內卻古井不波,安靜非常。
那“大山”似乎明白了肖逸意圖,不禁連連嘶吼,更是加大力道擠壓亂流盾。
大約頓飯工夫,亂流盾已經收縮近半,已經容不下“吽”印。亂流盾中亂流無度,對外具有防御之功,對內亦有殺傷之力。“吽”印被亂流一絞,頓時光芒暗淡,片刻便四分五裂,消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