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廣場之上好不熱鬧。名家、妖家發(fā)生爭執(zhí),公孫辯和萬天蛟斗法。余下弟子也相互火拼,誰也不肯服軟。陰陽家之人站在一旁掠陣,鄒宇神色數(shù)變,也不知要幫何人。而雜家和道家之人,卻未出現(xiàn)。
妖家功法來源于萬獸,主修體魄和近擊之術(shù)。妖家弟子與人斗法,和世俗間武人相斗并無區(qū)別,甚不雅觀。
九州諸派之中,妖家最不具有仙風(fēng),常被諸派嘲諷。但是要在諸派之間選人斗法,人們卻又最不愿選擇妖家。只因妖家招式簡單實用,兇猛狠辣,一旦被其近身,便如跗骨之蛆,招招進逼,讓人應(yīng)接不暇。到那時,想要保持仙家之儀,已非易事。
名家之術(shù)介于祭劍和近身之間,在名符輔助之下,近可力敵,遠可巧取,自有其獨到之處。
一般來說,其余諸派雖不像雜家一樣,博覽群藝,遠近皆修,但是也多少都有涉略。
如道家修煉御劍之術(shù),可也有歸元掌這等近身戰(zhàn)法。諸派遠近戰(zhàn)法雙修,只為遇到不測時,聊以應(yīng)對。而名家思想?yún)s是不同,他們斗法之時,竟如其名辯之道一般,波譎云詭,劍走偏鋒。對方近擊,他則遠攻;對方飛劍,他則欺身。總之,不與對方一致,投機取巧,大有戲弄之意,還美其名曰,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但是,此等務(wù)虛花招,一旦遇到實戰(zhàn)者,雙方勢均力敵,修為不相上下時,其短處便暴露無遺。尤其是遇到,九州諸派之中,唯一一家專修近戰(zhàn)之術(shù)的妖家,便如遇到克星一般。
只見那公孫辯一邊戰(zhàn)一邊退,想和萬天蛟拉開距離。
但是萬天蛟踏著萬獸迷蹤步,身手矯健和詭異,公孫辯連使數(shù)道守御之術(shù),竟擋之不住。
公孫辯雖暫無危險,亦無敗像,但是一味退縮之下,氣勢已然弱了。其下弟子,和他情勢也差不多。
名家連連退避,已然接近石門處。那萬天蛟秉性雖直,腦子卻不笨,登時猜到公孫辯要奪門逃走。當(dāng)下更加近身猛攻,一招一式都在公孫辯三寸之內(nèi)招呼,毒辣非常,只要公孫辯一個閃避不及,就可能有性命之憂,端的險象環(huán)生。不過,也虧得名家遠近雙修,不分主次,這才能在萬天蛟近身之后堅持許久不敗。
雙方正斗的緊,忽聞一聲痛叫,一弟子從空中摔下,正是名家弟子。公孫辯見弟子勢危,怒道:“萬天蛟,你不要欺人太甚。”
萬天蛟道:“我妖家寶物,豈是那么容易搶的?”神情兇惡,十分蠻橫。
公孫辯道:“此間寶物本無主,我名家先得的寶物,怎么成了你妖家的?”
萬天蛟道:“萬某先看見,只是被人搶了而已。”
公孫辯怒道:“這片宅院是我名家先看見,那此中寶物都是我名家的了。”
萬天蛟手上不慢,道:“那你要了宅院就是。”
公孫辯常在口舌上占人便宜,但是遇到這等蠻不講理、說打便打之人,也是無可奈何。此可謂,一物降一物。(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