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熱起來,人的胃口就不好,苦夏打算做一大鍋涼面,讓眾人消消暑。
涼面很好做,這時可沒有掛面讓苦夏做個現成的,只能自己手搟。
苦夏先舀了滿滿的兩大碗白面倒盆子里,然后用溫水和面,再繼續加涼水把面團揉至光滑,放在盆子里醒二十分鐘,搬出面板把面團放上去,用有胳膊長的搟面杖將面團搟成一張直徑半米的餅!
餅皮搟的很薄,苦夏舀來棒子面,將棒子面均勻的撒在面皮上,這樣防止面皮之間粘連,最后將面皮卷了起來,用菜刀將面皮切成粗細均勻的條,一大張面皮全都切好,隨手抓起切好的條抖了抖,將里面多余的棒子面給抖掉,這純手工制的面條就算好了。
家里人口多,苦夏足足趕了三大張面皮才算是弄好了滿滿一盆的面條,大鍋里水已經翻開,下了面條進去翻過兩個開兒,確認面條已經斷生,隨后把面條撈出放在早就已經裝好井水的大木盆里冰鎮。
這樣一來,本就筋道的面條吃起來口感更加有韌勁兒,涼爽適口。
這一大盆白面做的面條放到外邊,簡直是要被人說上一聲敗家的程度,現在也就大戶人家才能吃得起純白面做的糧食,他們這小門小戶的百姓家里哪能吃這么奢侈,偶爾在過年的時候吃上一頓白面餃子,那就算是頂頂不錯的生活兒了!
苦夏作為一家之主,當然知道家里邊有多厚實的底子,做這么“奢侈豪華”的一頓飯做的是心安理得。
面條煮好了,苦夏開始切涼面的配菜。
黃瓜,西紅柿切片,香菜切段備用。
用適量的糖、醋、少量醬油和鹽,放入一盆井水里調成一份冰冰涼涼的糖醋湯底,再配上蒜末和苦夏秘制的辣椒油,最后再來上兩滴點睛之筆的芝麻香油,只等于大林他們回來開吃!
大中午的挺熱,人往外邊一站,太陽就能給曬出油來,等到午時,于大林他們陸陸續續的回來了。
一見院門開著,往旁邊一看,馬車在那兒停著,就知道是苦夏回來了,幾人頓時欣喜的很。
劉有香急忙說,“娘,您這一道上累了吧,兒媳馬上就給您做飯!”
雖說這一段時間苦夏不再對他們惡聲惡氣,平和了許多,但她這個做兒媳的可不能失了本分,該孝順婆母的一定要孝順。
苦夏端著一碗涼面從廚房走出來,這碗是她特意買的,家里的人飯量都大,小碗吃著不趕趟,還是大碗得勁兒,這一個碗就有她腦袋大!
“不用了,俺都做好了,你們盡管來吃就行!”
聞著涼面清清涼涼的味道,幾人頓時口舌生津,于二林吸溜著口水搭話,“娘,您吃的是啥呀?俺咋聞著就覺得可涼快兒了?”
蓋豬圈
苦夏吸溜了一大口面條,只覺得從頭爽到腳!
她嘴里塞著面條,咕咕囊囊的說,“俺做的涼面,用井水湃過,吃著保準解暑!這有涼面的湯,你們把面條盛出來,把這湯往里一倒就成!保準能香死你們!”
于大林他們聞著香味兒,已經自動自發的去廚房里盛面條了,學著苦夏盛了一大碗,澆上涼面的湯撒上黃瓜,西紅柿和香菜,攪拌均勻挑起一大筷子就塞進嘴里,稀里嘩啦的一頓炫!
幾個人捧著大海碗蹲了一排,后回來的上學堂那幾個于德于才他們也跟著同樣拿了個大海碗吸溜的面條湯哪都是。
這外邊實在是熱,能在這種炎熱的天氣來上這么一碗冰鎮的面條,簡直爽到了骨頭縫里!
一家子人一邊兒聽苦夏說酒樓的事兒,一邊在陰涼里吃著涼面,聽到熱鬧逗人的忍不住哈哈大笑。
院子東南角有棵大樹把大半個院子都遮了起來,微風吹的大樹輕輕搖晃,知了受不了天氣的炎熱在樹上“吱吱”鳴叫,提醒著人們夏天的來到。
平平常常的日子,普普通通的人家,卻是讓人從心底里感覺到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