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這件事情層層上報,苦夏所做的事情就這么遞到皇帝的耳朵里。
這次沒有胖縣令從中作梗,苦夏的名字成功在皇帝那兒留了印象。
一個年過半百的農(nóng)村老婦,竟然帶領(lǐng)著全村人吃飽飯,受災過后,很快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重整旗鼓將村子恢復原來的樣貌,這些事情都放到苦夏一個人身上,成功引起了皇帝對這個人的興趣。
但不過是一個農(nóng)村老婦而已,并不值當皇帝御駕親臨,就吩咐下來讓縣令好生照顧,若證實糧食種子確實有苦夏說的
馬上開業(yè)
最后苦夏在縣城最熱鬧的商區(qū)看中了一家店鋪,這家店鋪原來就是開酒樓的,但因為遇到災年開不下去,老板都跑了去投靠親戚,留下房子在這兒出售。
去年的時候各家各戶都不富裕,這店面自然沒賣出去,現(xiàn)在就便宜了苦夏。
因為是開酒樓的,里邊兒什么東西都有,只要把這店面買下,所有的東西也都歸他們用,這倒是省了苦夏的不少事兒。
這里地段好,房子也不錯,只要稍稍改一下里面的裝修完全可以立馬開業(yè),苦夏看來看去,覺得很滿意,于文淵也覺得不錯,小胡子先聯(lián)系到買家托付的人,和那人商討一番,決定把這件酒樓六百兩銀子出售。
苦夏立馬交了定金,只等房子過戶后交全款,也就是在這小縣城里,要是在京城那樣的繁榮地段,這樣的一間酒樓沒個
正式開業(yè)2
廚師四名,跑堂十個,賬房先生有李欣瑤,于四林這個伶俐的就當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于四林從小就和個皮猴子一樣,在家里待不住,讓他來酒樓開店,迎接著人來人往,他最是愿意不過。
苦夏給的待遇不錯,光跑堂的一個月就能賺半吊錢,還包吃,酒樓里的吃可不能差了,就算只吃客人們剩下來的,那也是能吃的滿嘴流油。
不說別的,光聽見包吃這一條,就有不少人上門面試,苦夏也沒見人就要,而是和于四林李欣瑤他們一起對這些人進行一個篩選。
光是面試這些人就面試了整整兩天,跑堂得手腳麻利,嘴上會說,廚師廚藝必須要過得去,除了會掌勺,切墩之類的也要有,另外苦夏又招了幫廚十名。
主廚苦夏開出了一個月一兩銀子的薪水,還包吃住,就住在酒樓后邊兒的院子里,主廚的人選苦夏細心篩選,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個符合她心意的。
這人之前就是個廚子,不過因為家里出了點事兒又加上去年鬧災沒多少人去他所工作的酒樓吃飯,那酒樓不開了,他也就丟了工作。
如今自己支了個餛飩攤兒賣著,聽說苦夏這里招主廚一兩銀子,他就過來碰碰運氣,一兩銀子他得賣多少餛飩才能賣出來,要是能被酒樓看上了,他就再也不用在外邊風吹日曬的賣餛飩了。
苦夏考驗過他的功力,發(fā)現(xiàn)這廚子確實有點本事,她又把自己吃過的這個世界沒有的菜的做法告訴廚子,讓他做出來,這人也能還原個八九不離十,苦夏這才定下他。
人員都準備好,然而要真正的開業(yè)還差點兒東西,苦夏想用燒烤來吸引顧客,可是在場的除了她以外,根本沒有人會考,她還得培訓這些廚師燒烤。
燒烤聽起來簡單,只是把食物放在火上烤熟了,可要烤多久,烤到什么火候,什么食物又該烤到幾分熟才是最好吃,這都是有講究的。
還好苦夏之前為了自己動手吃的燒烤能更還原大排檔的味道,特意跟著師傅學了學,現(xiàn)在正好用來教這些廚師們,不然等這些廚師自學成才,苦夏今年這酒樓就別想開起來了。
燒烤爐早就被鐵匠送了過來,木炭也準備好了,苦夏讓幫廚們用她雇傭村里的鄉(xiāng)親幫忙削好的竹簽,串上蔬菜串和腌好的肉,串串各自準備好,苦夏點著了爐子親自示范。
果木炭很好燒,借著風一吹就呼啦啦著了起來,苦夏用著大蒲扇控制著火候,將一把五花肉擺到爐子上攤開。
火焰接觸到五花肉上的油脂呼啦啦一下就著了起來!苦夏一只手抓起一把五花肉串翻了個個,讓另一面的油脂也和火焰來個親密接觸,不一會兒的功夫火焰燒出來的油脂香味就已經(jīng)在空氣中溢散開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苦夏把火苗控制的很小,讓明火下去,僅用炭火的熱度烤著肉串,腌制過的五花肉片上有點黑漆漆的焦伴隨著一個個細密的小泡泡在肉上滋滋作響,碳烤的香味在空氣里傳播到每一個人的鼻尖。
已經(jīng)有人忍不住抽動著鼻子拼命的聞,酒樓里的員工們都圍在苦夏身邊,顧不上滾燙的熱浪,探著頭看向她手上的肉串,于四林看的口水嘩啦啦流了二尺,“娘!啥時候能好啊!”
“急個啥?馬上就好了,一邊等著去!”
苦夏看了看周圍人的反應,見已經(jīng)有不少人圍了過來,她一手把旁邊早就備好的燒烤料抓起一把,一邊用手把肉串翻面,一邊把調(diào)料均勻的撒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