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蕭望之都沒有替韓忠杰開脫的理由,或許如對方所言,他只是擔心徹底抹殺韓忠杰將功贖罪的希望,會讓軍中將帥心生顧慮,因此貽誤軍機。
罷了,自己已經盡力。
薛南亭神情沉肅,略顯蒼涼。
按照李宗本的喻示,接下來本該是商議有功之人的封賞事宜,但是眾人顯然還沉浸在方才的沖突里,而且李宗本也難以專注,最后只是定下一個應賞盡賞的基調,并未確定具體的賞格。
李宗本看著蕭望之,十分親切地說道:“榮國公,此事由軍事院先擬定一個章程?!?/p>
蕭望之應道:“臣遵旨。”
朝會就此結束。
群臣離開皇宮,各回各家。
李景達本來已經抵達宅邸前街,卻又讓車夫調轉馬頭,徑直朝榮國公府行去。
來到國公府前廳,蕭望之似乎早就料到他會來,溫言道:“請坐?!?/p>
李景達落座之后皺眉問道:“兄長,為何要這樣做?”
蕭望之反問道:“你覺得韓忠杰是個怎樣的人?”
李景達幾乎想也不想,脫口而出:“陰險狡詐、志大才疏、剛愎自用,沒有繼承韓公的半成本領,成日里只知道蠅營狗茍,小人一個!說起來,和我去定州之前很相似?!?/p>
蕭望之忍俊不禁道:“何必把你自己也牽扯進去?”
“正因為我知道以前的自己是個什么貨色,我才能斷定韓忠杰是個小人?!?/p>
李景達倒也坦蕩,又執著地問道:“兄長,你為何要救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天子只能答應薛相的奏請,否則薛相能讓他徹底下不來臺?!?/p>
蕭望之端起茶盞飲了一口,輕輕嘆了一聲,繼而道:“有兩個原因。其一,薛相長于謀國拙于謀身,并非是他不懂得其中關節,而是他不屑于那樣做。但他似乎沒有意識到,今上并非先帝,而且如今沒有李老相爺為他遮風擋雨。如果任由他繼續逼宮,天子這一次會讓步,但是往后必然會對薛相下狠手?!?/p>
李景達怔住。
蕭望之搖頭道:“你以為那些文官看不出來?他們為何要沉默?因為薛相倒臺對他們來說肯定是件好事,至于這會對大齊造成怎樣的損失,他們并不在乎,或者說他們有足夠的自信代替薛相打理朝政。”
李景達聞言不禁冷聲道:“這幫狗娘養的?!?/p>
蕭望之笑了笑,繼續說道:“其二,韓忠杰確實不擅用兵,其實當年的韓公也沒有太多指揮大軍的經驗,邊疆戰事一直是我和厲天潤負責,他老人家更擅長在后方募兵、練兵以及統籌后勤事宜,這只是分工不同,并不存在高低之別。韓忠杰是小人也好是君子也罷,這一點不重要,只要他還有復起的機會,天子就不會鋌而走險,將矛頭指向陸沉。”
這番話里蘊含的深意有些繞,李景達花了一段時間才想明白。
他抬手摸了摸腦門,恍然道:“也對,如果韓忠杰徹底完蛋,天子那個疑神疑鬼的性情說不定會更加瘋狂?!?/p>
“便是這個道理?!?/p>
蕭望之放下茶盞,淡淡道:“韓忠杰現在不能倒,至少暫時不能打破天子心中的平衡。”
其實他心里還有一個原因,之所以沒有明言,并非是信不過李景達,而是他沒有確鑿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