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沉這個奸詐小兒!
侯玉心中怒罵一句,臉上維持著較為勉強的笑容,低下頭一言不發(fā)。
陸沉沒有再撩撥這位主動站出來送助攻的南安侯,他和龍椅上的天子對視一眼,君臣二人仿若心有靈犀。
那天在觀云臺上,李端和陸沉聊了很久。
他對陸沉說起自己的擔憂,以及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倘若京軍不穩(wěn),邊軍北伐便缺乏一個穩(wěn)固的后方。
但是想要撬動京軍的沉冗勢力很難,君臣二人由淺到深商議了很多策略,其中便有陸沉提出來的誘攻之計——他先建言京軍和邊軍輪轉(zhuǎn)之策,等朝中重臣提出反對,陸沉再順勢轉(zhuǎn)進那個釜底抽薪的法子。
只不過李端和陸沉都沒有算到,程,朕也會讓靖州、淮州和定州都督府上表名單。”
他的決定可謂小心翼翼,沒有急迫地大動干戈。
十五名將官調(diào)換,意味著京軍各軍頂多拿出一個軍職交給邊軍,同時派出一人前往邊疆學習經(jīng)驗。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這只是一個開始。
天子一旦打開這個缺口,將來必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邊軍武將入京。
樞密使郭從義沉思片刻,躬身道:“臣領旨。”
“還有一件大事。”
李端再度開口,這一次他的神情顯得很凝重,望著殿內(nèi)重臣謹慎的神色,他緩緩說道:“自從十四年前朕即位以來,京軍的建制便沒有變過,朕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
此言一出,殿內(nèi)的氣氛立刻變得很嚴肅。
其實天子最初便說過這句話,這也是郭從義始終沒有表態(tài)的原因。
陸沉釜底抽薪的策略雖然厲害,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中有很多可以琢磨的細節(jié),未必就是一個死局。
相較于此事,郭從義更在意天子提過的京軍建制之變。
聽聞天子所言,郭從義沉穩(wěn)地應道:“陛下,對于京軍而言,維持穩(wěn)定更加重要。”
李端并不意外郭從義的直接表態(tài),那天在觀云臺上,陸沉勸諫他莫要操之過急,徐徐圖之方為王道,一下子拋出太多奪權(quán)之舉,郭從義等人和他們背后的江南世族肯定無法接受。
但是,李端知道自己不能一直等下去。
望著郭從義恭敬卻堅定的神情,李端淡然道:“郭樞密聽朕說完。”
郭從義垂首道:“臣唐突無狀,還請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