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沉拱手一禮,又對其他重臣說道:“不知各位大人,有沒有人反對侯大將軍的看法?”
無人出聲。
陸沉見狀便朝著道:“陛下,經過侯大將軍的提點,臣切實認識到自己的想法十分稚嫩,沒有考慮到輪轉之策的受限和弊端。故此,臣認為可以按照侯大將軍的建議,對輪轉策略進行一番調整。”
李端微笑道:“但說無妨。”
陸沉頗為感激地看了一眼侯玉,朗聲道:“臣認為,輪轉不以整軍為目標,可從京軍之中選擇一定數量的中下級武將,讓他們率領親兵赴邊疆擔任各級將官的副手,觀摩和學習邊軍的操練之法,同時還能隨時參與邊疆小規(guī)模的戰(zhàn)事。”
侯玉面色猛地一變。
陸沉卻不給他插話的機會,繼續(xù)斬釘截鐵地說道:“與此同時,陛下可從邊軍調來一部分將官,擔任京軍各級將官的副手,由他們負責京軍的具體操練事宜。如此一來,朝廷不需要承擔太多的支出,軍中也不會出現興師動眾勞民傷財的情況,只需要讓京軍和邊軍進行一部分中下級武官的調換,便能取得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的效果!”
滿殿寂靜,唯有陸沉清朗的聲音回蕩。
李端故作沉吟,緩緩道:“此策大善,你說得很好。”
陸沉卻看向侯玉說道:“陛下謬贊,臣愧不敢當,這要多虧侯大將軍的提點。”
李端亦稱贊道:“侯愛卿不愧是知兵之人。”
侯玉怔怔地站著,略顯生硬地謝恩,腦海中卻是一團漿糊。
他下意識地看向前方,剛好上將軍王晏回頭看著他。
那冷峻的目光讓侯玉猛地一激靈。
毫無疑問,在對方的心中,他方才跳出來是在與陸沉一唱一和,幫助那個年輕晚輩敲定動搖京軍固有勢力的策略。
中下級將官的調換,很顯然是一招極其毒辣的釜底抽薪之策。
比起整軍輪換,這個方略更能強行撕扯開京軍十多年來結成的鐵幕!
侯玉嘴唇翕動,心中瞬間填滿冤屈的情緒。
他很想在陸沉腿上寫個冤字。
【何人可為壓艙石】
侯玉現在可謂是百口莫辯。
他先前主動站出來駁斥陸沉,是想要盡快在朝堂上站穩(wěn)腳跟,讓朝中各方勢力逐漸熟悉他的存在。
畢竟他和陸沉一樣,都是初來乍到的新貴,雖說他在暗地里有刑部侍郎李適之的支持,但是這層關系眼下肯定無法亮明,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只能藏著掖著。
他只是想在朝堂上發(fā)出聲音,卻從未想過幫助陸沉和天子砸了京軍的鐵飯碗。
然而他不可能再反對陸沉的提議,先前的駁斥還算得上有理有據,眼下再強行反駁便是胡攪蠻纏,擺明了要和天子作對。
陸沉這個奸詐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