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從義一嘆,拱手道:“臣遵旨。”
群臣相繼告退,唯有秦正得到李端的示意,獨自留了下來。
片刻過后,李端神情復雜地說道:“陸沉這次給朕出了一個難題。”
秦正明白他話中深意,因為朝廷壓根沒有想過這么快攻略河洛,這里面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問題,絕非一場大捷就能解決。
一念及此,他不疾不徐地說道:“陛下,陸沉想必已經得到翟林王氏的確切答復,因此他才敢領兵直逼河洛。其實無論他能否成功,這次都會發揮非常正面的作用,可以向天下人宣示大齊有能力收拾舊山河。這對民心尤其是北地人心的鼓舞和籠絡十分重要。”
“朕知道,其實方才那些人也知道,但是他們為何如此堅決地反對?”
李端語調喟然,繼而道:“陸沉考慮的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朕和朝臣們必須得斟酌他一旦戰敗會導致的惡劣后果。”
秦正便勸慰道:“陛下無需太過擔心,臣相信蕭都督肯定能把握大局。”
其實他心里還有句話沒有說出口,蘇云青這封戰報更像是一次試探,是以蕭望之和陸沉為首的淮州邊軍對朝廷的一次試探。
好在天子最終還是堅持住立場,沒有走到邊軍將士的對立面。
希望他們可以理解天子的苦衷。
……
北燕,堯山關。
一場惡戰將將落幕,在經過好幾天輪番廝殺之后,這座關隘終于被銳士營、來安軍、飛云軍和趕來支援的盤龍軍聯手攻破。
這場戰役沒有任何的取巧之處,景軍始終堅守關墻不出一步,淮州西路軍依靠將近五倍的兵力優勢,在鏖戰六場之后強行沖關。
關內一片狼藉尸橫遍地,不少地方陷入熊熊大火。
景軍在確認守不住的前提下,將關內的糧草物資燒得七七八八,最終只有兩千余人在兩千左右騎兵的掩護下向西邊敗退。
至此,河洛城東邊最后一道屏障失陷。
臨時節堂之內,數位主將盡皆血染戰袍,陸沉亦是如此。
此間氣氛略顯凝重,不僅僅是因為這場攻堅戰異常慘烈,還因為堂內站著一位略顯緊張和局促的宣旨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