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竇昭,眾人俱是一愣。
宋大太太忙向眾人引薦:“這位是我們府的世子夫人,這位是我們府里的表小姐。”又指了那幾位太太:“這是國公爺同窗李秀才的太太,這是國公爺同窗錦繡書院文山長家的太太,這是五軍都督府秦主薄家的太太……”
都是些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物。
大家互相見禮。
竇昭歉意地道:“因孩子還小,一時半刻離不了人,慢待大家了!”又對宋大太太道,“還好有大伯母幫襯,家里這才能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牟怀鍪裁村e。”
宋大太太謙遜了一番。
就有人笑道:“早就聽說貴府來了位表小姐,長得和已經(jīng)去世的蔣夫人一模一樣,今日一見,果真沒有一點(diǎn)夸張的。”說著,拉了蔣琰的手,“你和蔣夫人長得可真像啊!”
蔣琰有些不自在。
竇昭就笑著轉(zhuǎn)移了話題:“時候不早了,要不大家移座水榭吧?那邊搭了戲臺子,請了戲班子來唱戲的。”
大家異口同聲地應(yīng)“好”,簇?fù)碇]昭和蔣琰往水榭去。
其中有個圓臉的三旬婦人,她自我介紹是五軍都督府左軍主薄胡沖的太太黃氏,娘家是登州衛(wèi)都指揮使,笑吟吟地對竇昭道:“……老國公爺在世的時候,我爹爹曾隨著我祖父來給老國公爺問過安。我爹爹回去后念念不忘英國公府的富麗堂皇,我從小聽到大,一直想看看英國公府是怎樣的,今天可算是開了眼界。不說別的,就門前那兩株銀杏樹,最少也有一百年了吧?”
她的態(tài)度不卑不亢,語氣歡快活潑,讓竇昭很有好感。
竇昭笑道:“沒想到我們兩家還有這樣的緣分!那銀杏樹據(jù)說開府的時候就有了,因老祖宗喜歡,就一直養(yǎng)到了今天,恐怕不止有一百年了。”
胡太太呵呵地笑,目光轉(zhuǎn)向了蔣琰:“表小姐長得可真是漂亮,今年有多大年紀(jì)了?”
竇昭眉頭微蹙。
蔣琰卻是個老實(shí)的,有問必答,輕聲道:“我今年十五了!”
“哎喲!”李太太滿臉的惋惜,“這才剛剛及笄呢!”
想必大家已經(jīng)聽說了蔣琰是“寡婦”了。
蔣琰沒有作聲。
竇昭不動聲色地問迎賓的嬤嬤:“今天請的是哪里的戲班?他們都有些什么拿手好戲?”
迎賓的嬤嬤忙笑道:“今天請的是廣聯(lián)社的曾楚生。不過曾楚生有些日子沒唱堂會了,派了他兩個嫡傳的弟子,一個叫曾蓮生、一個叫曾君生的上臺,曾楚生只在旁坐鎮(zhèn)。那曾蓮生是唱旦角的,曾君生則是唱小生的,《繡襦記》、《玉簪記》都唱得很好。”
竇昭回頭朝著眾位太太笑了笑,道:“等會大家想聽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