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哥兒卻一路好眠地回了英國公府。
在英國公府留宿的客人不多,而且留宿多是宋宜春考秀才時的那幫同窗。
英國公府的管事丫鬟小廝婆子齊齊在大門口迎接。
竇昭笑著對幾位大管事、管事嬤嬤頷首,坐著軟轎回了頤志堂。
快一個月不在家,屋里的空氣都變得清冷起來。
甘露等人敏捷而有條不紊地將竇昭和元哥兒慣用的東西拿出來擺好。
蔣琰帶著貼身的丫鬟映紅過來。
她望著竇昭,眼睛亮晶晶的:“嫂嫂,您可總算回來了!”
竇昭原想帶蔣琰一起回靜安寺胡同的,可蔣琰不愿意,竇昭就將金桂留在了府里。
她見蔣琰面色紅潤,暗暗點頭,笑著讓若彤開了箱籠,把給蔣琰買的尺頭拿出來,并道:“聽說是江南那邊時新的,雖然比不得宮里賞下來的,可卻勝在花色新穎,你拿去做幾件秋裳,等到重陽節的時候,我們一起去登山。”
幾匹料子都是豆綠、茜紅之類的底色綴著櫻桃或是小花,比起十樣錦之類的顯得活潑又清新。
蔣琰知道這是竇昭用心給她挑的,喃喃地不知道說什么好,憋了半天,憋出了句“嫂嫂,我幫您帶侄兒吧”。
竇昭忍俊不禁,更覺蔣琰可愛,讓甘露帶著蔣琰去了元哥兒歇息的小耳房。
素心和素蘭領了東跨院的女眷來給竇昭請安。
竇昭和她們聊了會兒天。
等屋子里安靜下來,已到了用午膳的時候。
樨香院那邊卻沒有什么動靜。
留在府里的若朱悄聲道:“來觀禮的客人只來了十幾個人,比昨天來得還少,國公爺正在發脾氣呢!”
竇昭道:“那女眷呢?”
“不過是些秀才娘子和幾位五軍都督府主薄的太太之類的。”
竇昭想了想,道:“那我們就在頤志堂用午膳!”
弟媳
甘露笑著吩咐小丫鬟們擺飯。
竇昭和蔣琰一起用過午膳,去了上院。
女眷的酒宴擺在上院的花廳,她們去的時候剛剛散席,宋大太太等人正陪著幾位衣飾普通、面孔陌生的太太在花廳的臺階前賞菊。
看見竇昭,眾人俱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