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曉蘭原本還想著和弟弟們一起走到鎮上,畢竟以前去鎮上,她也是走著去的。
不過在走到村口后,她就覺得已經有點累了,所以在何氏停下等車時,談曉蘭選擇乖乖的站在她身邊,一句反對的話也沒說。
沒一會就等到了一輛拉人的牛車,雖然車上已經坐滿了人,不過車夫還是在幾個中年婦女中間,給她們母女倆擠出來了坐的地方。
一路擁擠又搖晃的到了上洋鎮,因為車上太過擁擠,一路上談曉蘭都沒能動一下,下車時腿麻的差點沒站穩。
這個時候談曉蘭就特別懷念前世發達的交通,平整的馬路,還有飛馳的速度……
緩了好一會,腿上那種萬蟻啃咬的感覺才退了下去。
到了外婆家里,外婆林氏正在院子里澆花,看到突然出現的外孫女,可把她給高興壞了,趕緊讓孫媳婦去街上買肉。
何氏把談曉蘭送到了地方,又陪著外婆說了一會話,這才提出告辭。
外婆是個睿智的人,待何氏自來就親近,拉著她的手讓她買完東西回家來吃飯。
何氏賠笑道:“娘,等下次吧,下次來了再在家里吃飯,這次上街是想買幾十只小雞,那小東西嬌貴,買了就得趕緊給它們安置個舒適的地方,所以得趕緊回去。”
何氏是談思立的續弦,也就是林氏的續閨女,在談思立重視原配娘家的情況下,不管是繼娶還是人選,都是先經過談曉蘭的外家同意的。何氏嫁給談思立后,就對林氏改口喊了娘。
買小雞可是大事,林氏也就不再勉強,只囑咐她路上小心。
送走了何氏,老太太又拉著外孫女仔細的瞧,眼眶慢慢的就變紅了。
這是閨女當初生產艱難,拼死誕下的孩子,不久前她差點覺得自己又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了,幸好老天垂憐!
這種被重視被憐愛的感覺,是談曉蘭今生最熟悉的,曾經也讓她認為是最稀疏平常的。
只是有了前世的記憶后,她才知道,被親人重視和偏愛,竟是那么的珍貴和幸福。
她輕輕擁抱住外婆,說:“外婆,我好了,以后也都會好好的,不會再讓您操心了。”
林氏一直強忍著的淚意,被她這句乖巧懂事的話說的一下子就掉了下來,輕輕的拍著談曉蘭的背,說:“好,以后要一直好好的,別再嚇外婆了。”
談曉蘭就是各種保證,這才讓林氏破涕為笑。
祖孫倆正說著熱乎話,從外面跑進來一個女孩,原本面帶歡喜的小姑娘,看到屋里慈孝的場景,臉上的笑意就淡了三分。
來人是談曉蘭二舅家的小女兒宋欣怡,比談曉蘭小半歲,是他們這一輩最小的孩子。
談曉蘭看過去的時候,宋欣怡的歡喜收了三分,腳步也慢了三分,進來后不咸不淡的說了句:“你來了。”
若是之前,她這種語氣絕對能挑動談曉蘭心中那根不爽的弦,然后回給她一句:難道我不能來?
不過現在談曉蘭自認是闖過兩次生死的人,懶得和她拌嘴,就用和她同樣不咸不淡的語氣,回了她一聲:“嗯”
宋欣怡沒等來談曉蘭陰陽怪氣的回應,有一瞬間的不適應。
談曉蘭卻不再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不喜歡自己的人身上,重新向外婆問起了家里的事。
宋欣怡見談曉蘭這次真的就不再關注自己,心里又有一點失落,想轉身離開,又想看看她現在到底好利索了沒有,正糾結著,又有人從外面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