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捏著手里的玉牌,“武穆侯夫人在浙江播種薯蕷頗見成效,沈老將軍之子沈苒田上折子也說薯蕷種成歸功武穆侯夫人。要知道薯蕷這種能生長在沙地和鹽堿地的農物,廣為種植將是百姓之福,我大周之福。沈苒田雖有功,武穆侯夫人也是功不可沒。武穆侯夫人是外命婦,朕就將賞賜之事交給皇太后。”
薛老夫人立即跪下來,“不過是盡臣子的本分,怎敢勞動皇太后。”
皇帝眉毛一抬親自伸手將薛老夫人扶起來,“朕還聽說武穆侯夫人在山東墾荒,先皇就提倡重農養民,這些年朝廷一直鼓勵宗親貴族墾荒、領種朝廷試種種子,卻不見有多少人真正著手去辦,由此看來,武穆侯夫人真正賢惠。”
皇帝說完話,吩咐張公公將武穆侯夫人叫來殿中。
張公公去外殿宣皇帝旨意,所有人的目光頓時看向容華。皇太后先行進內殿,容華跟在皇太后身后。
容華低著頭見到紫貂端罩下明黃色的壽山水浪江牙、立水紋,忙上前給皇帝行禮。
皇帝起身請皇太后上座,自己坐在對面的暖炕上,低沉地道:“武穆侯夫人平身,賜坐。”
宮人捧來錦杌,容華上前只坐了窄窄的一邊,顯得更加恭謹。
皇帝目光在武穆侯夫人身上淡淡一掃,便看向皇太后,“朕剛剛和長公主說,武穆侯夫人種薯蕷有功,應當嘉獎,也好為外命婦做個榜樣。”
容華忙起身行禮。
“起來吧,”皇太后柔聲道:“皇帝提倡重農,國母尚還養蠶,你能在內賢惠操持,當是大功一件。”
皇太后說完看向皇帝,“哀家記得謙豐輔國公和夫人早逝膝下沒有子女,輔國公夫人甚喜愛女孩,不如成全了輔國公夫人的心思,將武穆侯夫人收為謙豐輔國公義女,封為鄉君。”
容華心中頓時一顫,沒想到皇太后會有這樣重的賞賜。謙豐輔國公夫妻早逝,她這個鄉君雖然是個名分卻是宗室女,每年還有年俸和宗室祿米。
皇帝仔細思量,“便依照皇太后安排。”
薛老夫人和容華一起跪下來謝恩。
皇太后笑道:“快起來吧,不日便讓禮部安排禮制。”
容華接著行大禮跪謝,一番禮節過后,大家一起出了慈寧宮,外命婦忙著向容華道喜。
出了宮門,容華服侍薛老夫人上了馬車。
薛老夫人坐在軟座上,讓容華坐在旁邊,馬車緩緩前行,薛老夫人休息了一會兒,“鄉君是宗室爵,從今往后就沒有人再計較你的身份。這還是其次,真正的賞賜在后頭,謙豐輔國公的爵位尚沒能承繼,若你有次子倒可以爭一爭這爵位。”
老夫人說到這里,容華才明白這賞賜的真正意思。
皇上和皇太后是要給薛家一個宗室爵位,輔國公往下一等是鎮國將軍,這個爵位不大不小。表面上看皇太后是獎賞了她,其實賞賜的仍舊是薛家。
老夫人有些疲累,臉上卻難掩喜氣,“大周朝一家兩爵的情形甚少,明睿能有兩子承爵,是你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