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婷偷偷算過一筆賬,即便是她運氣好,回到杭城之后能夠安排工作,每個月正常開支,也就是三十多塊。
這還是老工人,剛上班的,還拿不了這么多工資。
各種吃喝開銷刨去,還能剩下多少?
更何況,工作是那么好安排的?
哪怕真就是人人有份呢,這么多回城的知情,大家不得排隊慢慢等嗎?
輪到自己的時候,天知道已經等多久了。
反倒是跟著林彩英,在靠山屯折騰藥膏,也就是小半年的時間,中間還被人舉報過,嚴重影響了收益,就這,周紅婷陸陸續續往家里寄了一百二十塊錢和百十斤全國糧票了!
要知道,這還是草藥今年剛開始嘗試,壓根就沒有收益。
要是種植藥材的事情也辦成了,哪怕是參與的人多,分到個人手里,也不比上班賺的工資少!
當然,穩定性和各種福利這一塊,周紅婷沒法考慮。
但這玩意咋說呢,她考慮,就能有嗎?
反倒是,她在靠山屯做的一切,并不一定非得需要知青的身份。
把回城的手續辦了,然后人依然留在靠山屯,繼續跟著一幫姐妹們種藥材做藥膏,未嘗不是一條活命的路子啊。
杭城這邊,真的能安排工作,再回來也不晚。
說到底,即便是周紅婷自己,也是希望能夠在家里有份正式的工作的。
畢竟哪怕在后世,大部分人的觀念,能在杭城有個安穩的正式工作,也比在東北鄉下屯子里做小生意強。
更何況是眼下這個年代呢?
可惜,世間哪有事事皆順自己心意的?
周紅婷的父母最終被說服了,一家子人放下心事,倒也輕輕松松過了個年。
只等著年后周紅婷返回靠山屯,繼續自己種藥材做藥膏的事業。
只不過,父母臉上的笑容有多少真多少假,誰也說不清,只剩下暗暗心酸。
還是自己老兩口沒本事,沒法給姑娘安排個工作,眼瞅著同齡人都忙活著說媒找對象了,而自家的大女兒還得回東北繼續插隊。
身處杭城,周紅婷的父母打聽消息的渠道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