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真感情,還得是人家劉浩和張再慶。
哥倆真就是純粹的對脾氣,看的馬曉玲都直撇嘴,也不知道心里吃醋了沒。
不過馬曉玲倒也不會被冷落,有二丫兒張芳芳在呢,別瞅這小丫頭想她嫂子也想的夠嗆,可家里來且了,人家二丫兒也得先忙著招呼且不是。
劉浩和馬曉玲就這么熱熱鬧鬧的擱靠山屯住下了。
雖說是貓冬,倆人也不會無聊。
單就是趙鐵柱家里頭那熱鬧勁,馬曉玲都有點樂不思蜀了。
轉眼到了趕場的日子,往年這個時候,各個屯子的知情都往場部跑,各個村寨的車把式則忙著創收。
今年略顯冷清,各個知青點的人走了一多半,甚至有點屯子,知青點直接就沒人了。
最遲明年,知青們回城的政策徹底放開,只要樂意,全都能回家。
入冬之后,靠山屯知青點就剩下周紅婷自己了,平日里那個冷清,當真不足為外人道。
一個人孤單就算了,關鍵是真就不安全。
林彩英去沈陽之前,就給周紅婷交代了,讓她回家探親一趟,過完年天暖和再回來。
周紅婷自然從善如流。
她一個姑娘家的,獨自一個住在知青點,哪怕平時虎妞她們幾個時不時過來跟她作伴,也備不住有人惦記。
也就是靠山屯有老支書坐鎮,沒村癩子滋生的空間,但凡換到南溝屯子,指不定早就出事了。
周紅婷一直沒辦回城手續,是跟林彩英商量之后的決定。
正經來說,這姑娘各方面都沒啥大問題,在國家已經放開政策的眼下,但凡打申請,通過的概率極大。
之所以一直拖著,還是回城之后安排不了工作。
大批知情回城,讓各個城市的崗位更加稀缺,甚至引發了不少社會問題。
周紅婷能夠在靠山屯跟著侍弄草藥啥的,多少賺點,肯定比回城吃家里強。
只不過,這種情況肯定是不符合眼下大部分人的價值觀的。
她父母提起來,也是抹眼淚,可周紅婷自己,在回到杭城之后,親眼見到了許多無法安排工作的知青們生活的有多窘迫之后,反倒是產生了長期跟著林彩英種植草藥、搗鼓藥膏之類營生的想法。
周紅婷偷偷算過一筆賬,即便是她運氣好,回到杭城之后能夠安排工作,每個月正常開支,也就是三十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