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挖鹿窖這營生也不好干。
對于張紅旗他們這些獵戶而言,想要獵鹿,最好的時間段自然是積雪皚皚的冬天。
冬天老林子里食物匱乏,野牲口的行蹤就變的有跡可循起來。
但在沒雪的時候,鹿這種生物就比較難找到。
巡山打獵,絕大多數時間都花費在了尋找獵物上頭,畢竟有槍有獵犬的,能找到獵物的蹤跡,其他就變的好說了。
身為食草動物,鹿的耳朵很靈,相比于其他吃草的,這玩意警惕性更高一些。
不是有個說法嘛,鹿有千年壽,步步擔憂愁。
說的就是這玩意機警,稍稍有個動靜,立馬就逃。
按照王大炮的說法,除了冬季下雪之外,其余時間里想要針對性的狩獵鹿,就得十分熟悉鹿群的習性,得摸準了這些家伙走的獸道。
這也是挖鹿窖的老客們進山一趟,能否滿載而歸的關鍵。
單單這一條,里頭就好多說道,趙鐵柱想跟人家搭伙,等于人家掌握的獸道就被他知道了,屬于核心技術外泄。
至于鹿窖本身,倒是沒那么邪乎。
這玩意可不是挖個大坑,跟地窖一樣,那也太費勁了。
鹿窖和下套子下卡子本質上是一回事,當然,講究的側重點不同。
挖鹿窖也不是好多人想象中,扛著鋤頭鐵鍬上山,而是選擇一根一米長手腕粗的木棍削尖一頭,往地上釘。
把木棍釘在鹿群經過的地方,釘完拔出來,就是一個手腕粗的地洞,這個洞大概在八十厘米。
當然,釘的過程中也有不少講究,全是經驗,輕易不會當著外人的面展示。
在然后,就得往洞里灌鹽粒子。
洞底先灌十厘米,然后放老客專門配的藥。
最后,用鹽粒子把洞灌到快滿就成,洞口也抹上鹽粒子,這就齊活了。
這玩意的原理說起來很簡單,鹿喜歡舔舐鹽粒子,發現洞口之后,自然不會錯過。
越舔,鹽粒子就越少,位置自然越往鹿窖的深處落。
鹿為了繼續舔鹽粒子,就會扒開鹿窖,然后,跪下繼續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