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船破開日漸渾濁的河水,向著北方日夜兼程,終于在第十日抵達幽州。
高大的城墻矗立,透著邊塞的肅殺。
幽州是大晟的陪都,有內防草原、外控遼左的重任,設有幽州轉運司,負責將江南通過運河運來的糧草分撥至各邊軍;同時,因靠近遼水榷場和草原部族,這里成為中原絲綢、茶葉向北方輸出的集散地,北方的皮毛、馬匹也在此中轉至中原,因此客棧、貨棧、鏢局等行業也非常繁榮。
到了幽州,溫禧一行人也就到了水路的盡頭。
在船上的最后幾日,溫禧靠分成竟得了四百余文,為不富裕的旅途增加了一筆可觀的收入,這讓祐哥兒和禔姐兒更加欽佩阿姊,同時也更加認為阿姊是為了照顧他倆才努力成長,撐起這個家,因此更為賣力地替溫禧打下手。
下船前,楊芷秀一家特意等著溫禧三人,楊芷秀拉著溫禧的手,關切地問:“禧姐兒,接下來你們要去顯州尋親,可要尋個鏢隊借力而行?這陸路可不比水路安穩。
”楊芷秀口中的鏢隊是依托商貿路線而生的專業護衛組織,鏢師多來自退伍的邊軍或幽州本地獵戶,類似移動安保團隊。
因幽州作為中原與遼東、草原的中轉樞紐,商隊從江南運至幽州的絲綢、茶葉,要運往顯州的榷場;而北方的皮毛、馬匹從草原進入幽州后,也要南下中原。
鏢隊主要負責這些物資在陸路運輸中的安全,尤其警惕燕山山脈、遼西丘陵等盜匪出沒的險地。
溫禧感激地回道:“多謝楊姊姊掛心。
我們打算先在碼頭打聽打聽,看有無去顯州的鏢隊可以同行。
若沒有,就雇輛穩妥的驢車。
”王裕在一旁點頭,接口道:“正是此理。
我們與你們一同去找找,人多些,也好說話。
”溫禧自是無有不從。
剛走下跳板站穩,溫禧就看到了不遠處正在與人交談的押綱官李振,他對面站著一位極其年輕的男子,容貌俊朗,格外引人注目。
那男子看著不過十八九歲年紀,頭頂束一塊青色幞頭,穿一件灰黑色的窄袖戰袍,腰間緊緊束著一條兩指寬的牛皮鞓帶,鞓帶左側懸著一柄短刀,刀鞘尾端還墜著一小塊狼牙。
楊芷秀扯扯溫禧袖子:“瞧,這軍中竟有如此標致的人物。
”溫禧瞟一眼,配合地點頭。
溫禧幾人正要默默從旁走過,李振卻眼尖地瞥見了她們。
他暫時停下與那年輕男子的交談,主動朝溫禧招了招手:“溫小娘子!這邊!”溫禧只得帶著弟妹走過去,微微福身:“李大人。
”李振笑瞇瞇地,絲毫不吝嗇贊美:“這一路辛苦啦!小娘子當真是好本事!你那‘官茶鹵蛋’可是給我們船上添了大光彩,也解了弟兄們饞蟲!連我都跟著沾光,分潤不少啊!哈哈!”
他笑聲爽朗,顯然對之前的合作非常滿意。
溫禧眉眼彎彎,順著他的話道:“大人過獎了,都是托大人的福,給了民女這個機會。
”謝叢在李振招呼溫禧時,便已將目光投了過來。
他微微瞇起眼,上下打量了溫禧一番。
他審視的目光并未停留太久,隨即移開了目光,重新投向碼頭上來往的漕船和堆積的糧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