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登記?”紀楚讓他們坐下說話,語氣溫和,絲毫不像對沾橋縣差役那般。
這周家六口跪下先要磕頭,侄兒紀振手腳麻利,趕緊把人扶起來。
振兒是啞巴,平時存在感很弱,但動作是很快的。
周家殘疾兒子看了看縣令身邊的隨從,頭埋得更深。
周家漢子頗有些難以啟齒的感覺,還是韓村長把事情原委說出來。
“這一百多戶人家,其中一半是來求活路,另一半是躲債。”
躲債?
紀楚繼續聽下去。
原來這周家村的人,多欠下銀錢,家中田地賣了也還不完。
所以大家要么去大戶人家當佃戶,要么賣身去主家做事。
這兩個選擇,最終目的都是失去自由身。
眼前這家也是如此。
他家長子開荒的時候,左腿被隔壁大戶家的瘋牛踩斷,花費不少銀錢也沒治好。
出了這事,自然要狀告大戶,可沒人敢做證是大戶家的牛所踩。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人證,大戶的管家又說:“我家牛為何發瘋,還不是他在旁邊擋路了,他要是不站在那,怎么會踩他,卻不踩旁人?”
“要說這周家,還要賠償我主家的牛錢呢!”
好一番巧舌如簧,那衙門竟然還真的這樣判了。
絕望之際,周家夫婦想要硬拼,告到州城去。
可他們卻被村里另一家大戶安撫住,說是官官相護,你們去了也沒辦法,不如我借你們一些銀子,先給孩子治傷要緊。
這家的溫情脈脈,有理有據,讓周家有了些希望,千恩萬謝去給孩子治腿。
可沒過多久,就傳來這兩家大戶結親的消息。
周家人覺得不對勁。
果然,后來的那家大戶上門要錢,所要的利息更是可怕,當初讓周家夫婦簽的合約他們是做過手腳的。
不管是利息還是還款時間,跟商議的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