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縣令那樣有能力,跟著他做事,必然會事半功倍。
萬一呢?
萬一本縣人口增多,可以多設職位呢?
這也是紀楚話里的意思,所以一開年,眾人精神抖擻,只等著做出一番事業。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如今長官如此厲害,他們肯定能跟著沾光的。
紀楚一一發布命令。
首先由戶房書吏謝覓,與六房書吏一起抄寫三本肥料使用說明。
每本謄抄五十份,發給范師爺手底下的差役,分為十隊,去安丘縣五村一鎮一城分發。
差役一定要識文斷字,倘若村子沒有人會識字,還要安排人手前去宣讀等等。
戶房謝書吏先看了一遍手冊,只見開門提要便寫道:“農業生產,一則種子,二則農藥,三則肥料?!?/p>
闡述這三種東西的重要性。
種子不用說,萬物的根基。
農藥則要對癥下藥,這個直接變成順口溜,好讓大家更知道病蟲害要怎么應對。
肥料則講的很細,方方面面都注意到了。
不同的農作物,要重點補充哪種肥料等等,以及各種土地需要補充什么樣的肥。
紀縣令科舉出身,卻把內容寫的簡明扼要,半點廢話都沒有。
目的只有一個。
人人都能看懂,人人都能聽懂。
絕對不寫一個生僻字,更不賣弄文采。
如果放在科舉場上,肯定要被打回來。
可用于肥料使用推廣,卻是極好的。
謝書吏做小吏許多年,最知道這樣的文書才最符合百姓們的需要。
他在那邊感慨連連,其他人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倒是縣學的教諭張張嘴道,可還是沒說出話。
馬上就要縣試了,他哪有時間跟著謄抄什么肥料使用手冊,簡直有辱斯文。
不過他并不敢說,誰讓如今的安丘縣衙門,是他紀縣令的。
紀楚也沒忘了縣試的事,問了報名情況,又問了考試安排,點頭道:“總共有三十多人參與考試,五個縣試名額,也算好安排?!?/p>
三十多人的小考試,放在一個班級里都是小事了。
至于考過縣試,還要去府試的學生,他肯定會安排路費,以及差役陪著的。
剩下的不再多說,讓教諭更加郁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