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都是秦國在背后推動的,但是魏國、韓國、趙國都不愿意見到齊國吞并宋國,更不想發動戰爭。
確保宋國中立,符合他們各國的利益。
鄒忌嘆道:“秦國支持宋國,這在意料之中,但是魏國唉,他們這是養虎為患啊!”
說到這里,他突然問道:“大王,信上可有說楚國是什么看法?”
齊威王搖搖頭道:“信上只是說,自公子偃誅殺大臣、貴族一事傳到濮陽之后,楚國似乎就不熱衷于介入。”
鄒忌皺眉沉吟片刻,道:“如今有秦國和三晉的介入,那么只要公子偃維持中立,我們就沒有借口出兵宋國。不過。”
稍稍一頓,他道:“不過如今宋國人心惶惶,尤其涉及此事的一些大富商,他們一定非常害怕,我們可以協助他們逃去鄭國。”
齊威王好奇道:“這是為何?”
鄒忌道:“但凡逃出去的人,必然會堅決反對公子偃,而鄭國就在宋國邊上,且各國名士皆聚集在那里,這些名士可都反對濫濫殺無辜,公子偃殺了這么多人,且都是貴族,如果這些人天天在鄭國罵公子偃,公子偃也必然受不了,要是能夠引宋國去攻鄭國,那么楚國、魏國必然也不會坐視不理。”
果不其然。
在一番軍事行動之后,公子偃就站了出來,他向宋國臣民表示,這是他親自下得命令,而之所以這么做,只是因為這些人不顧國家,不顧宋人,只是為了自己一己私利,欲將宋國又拖入戰爭之中。
而他曾也勸阻過,但卻無能為力,只能被迫使用這種手段。
他的這一番表態,立刻得到宋國許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因為這事還真就是那些大富商挑起的,原本也只是商業行為,但是后來他們又要求公子偃以國家之力去跟齊國競爭。
當時公子偃被脅迫樣子,在這時候就浮現出來了。
令他的話更具可信度。
而如今那些商人更是過分。
又要求與楚國結盟,對抗齊國。
國內很多有識之士,本就對此感到不滿。
只不過公子偃出手太狠,他們也被嚇到了。
如今聽到公子偃這么解釋,他覺得公子偃也只是被逼到這份上。
可以理解。
基于是商人掀起這場紛爭的,公子偃認為商人是自私自利的,不能給予商人太多的權力。
他又順勢宣布效仿秦制,推行法家,重農抑商。
他的這番表態,國內反對的也不少啊!
畢竟宋國是有著長久的經商傳統,突然效仿秦制,重農抑商,這對于傳統勢力,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但是支持的人要更多,一方面由于兩派之前爭斗的非常激烈,差點又令宋國陷入戰爭中,導致一些名士也都認為商人自私自利,對于國家危害太大,而由地主組成的新貴族,更是成為公子偃堅定的擁護者。
原本宋國的傳統勢力是很強大的。
但由于之前他們將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鄭國,以及公子偃之前又誅殺了一大批朝中權貴,令傳統貴族是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