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還是你情我愿。
其實在圈內的也可以拒絕,但是誰也不傻,這要拒絕的話,就是把錢往外面推啊!
而事到如今,楚威王也全然知曉,不過楚威王也沒有聲張,他只是單獨召見姬定。
“唉原來這里面還發生了這么多事啊!”楚威王嘆道。
姬定道:“這都是在臣的預計之內,變法不可能一帆風順,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麻煩的。”
楚威王問道:“可是寡人已經下令全國變法,你也不必太遷就他們。”
對于姬定默許那些人不接受大小法,他認為是自己沒有給姬定足夠的支持。
有些時候,還是可以動用強權的。
不能一味的遷就他們。
姬定忙道:“大王勿憂,即便那些貴族不站出來拒絕接受大小法,臣也得等兩三年后,才會在他們那邊推行大小法。”
“是嗎?”
楚威王有些不太相信。
姬定點頭道:“是的,因為臣的變法,就是先發展幾個關鍵的區域,然后以這些區域為中心,慢慢往周邊發展。
如果全國同時執行,那會出現很多問題,我國疆域廣闊,臣也忙不過來,朝廷也不具備處理這么多事務的基礎,這事還得一步步來。
而且在臣看來,只要完成這幾個區域變法,那么就等于是完成全國變法,國力將遠超秦國、齊國,而那些地方完成變法也都只是遲早的事。”
楚威王點點頭,又道:“你要記住,此次變法,乃是寡人親自決定的,事關我楚國興衰,寡人又怎可能置身事外,所以有些問題,你無須一人承擔,寡人一定會給予你支持的。”
姬定道:“大王如此支持臣,臣也絕不會令大王失望的。”
然而,楚威王對于變法的迫切,也不僅僅是因為他年事已高,而是他也看到如今外部環境非常利于楚國變法。
中原各諸侯國暫時都無力掀起一場大戰。
而與秦國在江州的戰爭,還是他們楚國先挑起的,秦國只是被迫應戰,秦國暫時可不想在江州繼續打下去。
就是還在可控范圍內。
各諸侯國自顧不暇,尤其是宋齊之爭愈演愈烈,誰還有功夫去關注楚國變法。
就連遠在西方的秦國都被卷入進來。
由秦國派來駐扎濮陽的官員甘茂,剛到不久,連濮陽城都還沒有逛遍,立刻就面臨這個棘手的問題。
因為對于秦國而言,宋國中立,對秦國最為有利。
而如今宋國放出風聲,如果齊國再咄咄逼人,那宋國將與楚國結盟。
這絕不是秦國想見到的。
如果宋國倒向楚國,那意味著秦國在巴蜀將面臨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