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定乾坤。
如果說姬定的宣傳攻勢,只是投機取巧,不講武德,勝之不武,可是這正面對抗,他們依然是完敗,那就!
宋國、燕國率先跳出來,表示愿意為天下太平而歸順大周,遣派使臣去往洛邑商談歸順事宜。
公子偃這個野心十足的家伙,看到齊軍的慘狀,只覺這背脊發涼,關鍵宋國就在楚地邊上,躁動的思想也在往宋國滲透。
公子偃覺得歸順是他唯一的出路。
燕國方面則是充滿著戲劇性,這幾年燕國一直茍著,而原因就在于,其相邦子之正在謀劃奪權。
沒有心思對外擴張。
在蘇秦的幫助下,子之開始在國內宣傳堯舜的故事。
意思就是忽悠燕君退位讓賢。
燕君本來被洗腦的差不多了,結果這大周突然登場,他就尋思著,既然是要退位讓賢,就不如歸順大周,還天下人一個太平。
這美名豈不更美,更偉大。
子之當即淚崩!
當然,這里面蘇秦也做了許多地下工作,就是他率先將輿論給扭轉過來。
然后他又去忽悠子之,你看,大周這么強大,你這時候若取代燕君,那跟找死有什么區別。
就不如支持歸屬大周,這樣的話,你還能如昭陽他們一樣,在大周位居高位。
子之一看趙國、齊國兵敗如山倒,燕國是肯定打不過,于是采納了蘇秦的建議,支持歸順大周。
燕宋此舉,對于趙齊而言那更是雪上加霜。
尤其是趙國,正面臨著內憂外患,土崩瓦解,這趙雍被生擒,不但徹底打頹了趙肅侯,同時也令他的政權變得岌岌可危,原本趙雍是繼承人,那大家也都服氣。
現在趙雍被捉了,那你趙侯將傳位給誰?
那大家是不是都可以來試試。
然而,趙肅侯之前為了給趙雍鋪路,漸漸退居幕后,這手中的權力不如以前。
更加要命的是,幾乎被打得奄奄一息的中山國,突然又死灰復燃,他們跳出來,與燕國站在一起,表示他們中山將與燕國一道歸順大周。
中山國對趙國是恨之入骨,跟誰也不跟你。
我還要想盡辦法惡心你。
而在濮陽迎娶姜氏過門的姬定,又馬不停蹄地趕去上黨。
周軍大帳。
姬定來到一間小屋內,只見里面坐著一個老成的少年。
那少年見他進來,直接將臉偏到一邊。
這少年正是趙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