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不簡單啊!”坐到醫(yī)院急診等候區(qū)域,朱棣又一次發(fā)出了感慨。
而這一次,沒等他問話,楊榮就點了點頭道:“瓊王者,賢王也!”
也不怪楊榮會這么反應(yīng),因為在儒家,民貴君輕的觀念一直都是政治正確。
尤其是這些飽讀詩書的大學(xué)士,誰不知道百姓辛苦,需要體恤民力?
誠然,朱高燨在瓊州所作所為是有些犯禁的,比如自行任用官員,又比如開辦新學(xué),還有作旗袍絲襪等物,這一切若是放在其他地方,那都足以廢去其王爵。
可在瓊州卻不同,自行任用官員,這是朱棣默許的,實際也只得如此。
畢竟瓊州原本就是個貧瘠得不能再貧瘠的地方,朱高燨如果沒有一點自主權(quán)的話,那壓根就待不下去。
反之,如果沒有這點自主權(quán),瓊州自然也發(fā)展不成現(xiàn)在這個模樣。
所以這點雖然犯禁,但不該他去指責(zé),同樣開辦新學(xué),作旗袍絲襪,雖不符合傳統(tǒng)觀念,卻也是因地制宜,算不得大事。
可以說,這些只是細枝末節(jié)的存在,而施行仁政就不同了,這是千古留名的大善政。
想一想,自春秋以來,千古帝王誰不宣揚以家國百姓為重?可誰又做到了呢?
要想干利國利民的大事業(yè),就免不了傷害百姓,要想不傷害百姓,就別想干成事。
這就導(dǎo)致凡是有豐功偉績的帝王,基本上沒有不背罵名的,諸如秦皇漢武,皆是君王向往,可在儒林、民間,那都是暴君的代表。
相反,類似文帝景帝這種不折騰百姓的存在,才是儒家傳揚千古的仁君。
本來看著瓊州設(shè)海關(guān)、造鐵路、煉鋼鐵這些舉止時,楊榮對朱高燨是沒啥好感的。
因為這一切舉動,都需要大量民力,可見朱高燨治下百姓不會很好過。
但光憑在醫(yī)院看到了這么一遭以人為本,他之前的壞印象就全然消失了。
只因不管是真是假,起碼朱高燨在做這一切的時候,做到了一視同仁,能做到帶頭交稅的王爺,你誰能苛責(zé)一句?
盡管在大明藩王除了進貢之外不需要交稅,但人家真的去做,那你就不能說一句不是!
除了交稅外,還帶頭守法,說出了寬以待人嚴于律己這等話語,這種王爺不說賢明,那誰又能稱賢明二字呢?
故而楊榮主動表了一次態(tài),算是初步肯定了朱高燨的所作所為。
而朱棣聽著楊榮此言,就是嘴角揚起道:“何為賢王?未知全貌,不予置評也!”
此言自是在調(diào)侃楊榮之前和稀泥的回復(fù),可楊榮一聽,就行禮道:“古人云:窺一斑而知全豹。”
“好個大學(xué)士!”朱棣聞之,不由贊了一句,隨之看向了朱高煦和朱瞻基道:“現(xiàn)在爾等又如何視之?”
可他一扭頭,卻見朱瞻基在冥思苦想,朱高煦卻是眼睛瞟來瞟去。
順著其視線一看,就見這貨眼睛竟放在來來往往的小姑娘腿上。
這些姑娘一個個身穿白色衣服,腿上也穿著方才街上所見絲襪,不過皆是白色,比之黑色又有別樣的風(fēng)情。
方才經(jīng)他詢問,他已經(jīng)知道了這些姑娘都是醫(yī)院的護士,負責(zé)照顧那些病號。
女性天生心思細膩,用來照顧病號也是無可厚非,穿著絲襪據(jù)說是為了防止久站導(dǎo)致靜脈曲張。
雖不知啥叫靜脈曲張,可他對不知的事物也不再想之前一樣質(zhì)問,只帶著虛心接受的心理。
但他沒想到,自家老二竟然如此失態(tài),你一個大男人盯著人家腿看是個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