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著臺上的李余,較之方才少了幾分質疑,卻是又多了一份熱切。
縣里搞這祭神大典求雨,也只是求雨而已,就連洪廟祝也不敢說就一定能求來。
但眼前這新任廟祝,說三日之內,必然下雨,那還等什么?
只要能下雨,咱們就認你做廟祝!
瞧著下邊那些百姓們眼中露出的希冀,李余嘴角微微一翹,揮手道:“來人,給我上法袍,準備祭神。”
隨著李宗翰的眼色,那邊龍王廟里早已經被嚇得渾身顫抖的一老執役,便是小心翼翼地托著裝著法袍的木盤上來,伺候著李余更衣。
那洪廟祝身材矮小,平日穿著這寬大紅色法袍,蓋及鞋面,略有幾分滑稽。
但穿在李余身上,卻是僅及小腿。
待得李余穿上法袍,戴上蓮花法冠,轉過身來。
旁邊的李知縣,看著都是眼前一亮。
只見這少年,身材碩長、面若冠玉,雙手輕托在胸前,氣度儼然。
在這紅色金絲紋繡法袍和金色法冠的襯托之下,更是有若九天謫仙一般,出塵不凡。
臺下的百姓,看著更是一個個驚呼出聲。
更是有那年老的姑婆信士,看著趕緊雙手合什,朝著臺上連連作揖。
原本還半信半疑,只是權宜之計的李知縣,這會看著都不由地信了七八成,心頭暗忖:“難不成我這遠房族叔真是龍王爺傳命?”
瞧著眾人的反應,李余微微昂首,面目肅然,雙袖一甩,沉聲喝道:“吉時已到,祭神大典開始。”
聽著李余的言語,旁邊樂班頓時鑼鼓齊鳴,旌旗招展,場內瞬間一肅。
待得那鑼鼓聲消去,李余接過旁邊執役送上來的三柱大香,緩步登上那祭壇,朝著眼前擺放著的龍王神像,以及其背后露出丈許高干涸河岸,但卻依然深不見底的大河,還有不遠處的鄱陽湖口,恭敬鞠身三拜。
然后,將大香插上香爐。
隨著李余大袖一揮,兩邊樂班又是一陣鑼鼓喇叭齊鳴。
“上祭品。”
李余沉聲喝道:“將三牲及罪人洪范良入河祭神。”
下邊,執役們抬著宰殺好的牛羊豬,在鼓樂聲中,一個個推下河中。
同時也將那洪范良的尸體也丟了下去。
看著洪范良那干瘦身軀被河水吞沒,李余嘴角微微一翹,心頭大暢。
你要拿我妹祭神,老子便祭了你。
“諸信士跪拜!”
隨著李余的大喝聲,那邊李知縣領著縣丞、主簿等在臺上跪下,下邊的諸多百姓更是一個個誠心跪拜。
待得三拜之后,李余拿出祭文,昂首而念。
維
至德年六月初三日,潯陽縣知縣李宗翰率全縣官紳百姓諸信士,謹以香燭素酒、三牲花果之儀,致祭于鄱陽龍王尊神座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