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從幼兒園老師那兒學(xué)來的似是而非的植物學(xué)知識,倒真是歪打正著。
氣泡植物本身是異度世界一個行星上特有的植物品種。
林曾從系統(tǒng)中兌換的生態(tài)水氣泡品種,是還沒有經(jīng)過育種師煉制加工過的原生品種,因此,它的養(yǎng)分供應(yīng),不像育種師煉制的植物那樣,有自身的養(yǎng)分通道,從異空間獲得養(yǎng)料,而是吸收氣泡里動物的排泄物,以及一部分食物殘渣,作為生長養(yǎng)分來源。
林曾也嘗試過煉制氣泡系植物。
可惜沒有成功。
它的煉制難度,更在喬木植物之上。
這一盤紅通通的蝦,丁正和姜曉蘭卻沒有吃幾只。大部分都剝殼,放到兒子的碗里。
這蝦從水里到飯桌上,還沒半個小時的時間,新鮮程度只有那些漁船上的現(xiàn)煮的海鮮可以媲美。
姜曉蘭煮蝦,簡單白灼,出鍋時抖一些細(xì)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蝦肉的鮮美。這種吃法,也是最考驗食物品質(zhì)。普通蝦,用白灼方式烹飪,需事先在水中加入蔥、姜、紹酒或草果,避免腥味影響口感。
但這盤家庭氣泡養(yǎng)殖的蝦,姜曉蘭單純用白水清煮,半點兒草腥味也沒有。脆嫩可口,肉質(zhì)微微彈牙,鮮味中帶著清爽的甜味,美味極了。
平日擇菜時,不要的葉片,菜梗,瓜類的皮,都被姜曉蘭攪碎喂養(yǎng)生態(tài)水氣泡里的魚蝦蟹。這些來自林曾特殊品種的蔬菜,也影響到氣泡魚蝦蟹的肉質(zhì)。因而比用普通食物殘渣喂養(yǎng),味道更好。
反正自從吃過生態(tài)水氣泡里的青蝦,丁安這小子再也不吃市場上買的人工養(yǎng)殖蝦。就連天然捕撈的海蝦,也挑三揀四。
“媽媽,我覺得蝦長得最快,我們下次把所有氣泡,都拿去養(yǎng)蝦吧!”丁安就著鮮蝦,吃了兩大碗干飯,連最愛吃的紅燒肉都落在一邊,沒有動筷。他將最后一口蝦肉吃完,不斷吮著手指,眼巴巴看著空盤子,忍不住說道。
一碟鮮蝦,丁正和姜曉蘭各撿了兩三只,剩余都進(jìn)了小家伙的肚子。
“你不吃大螃蟹了?”
丁正雖然也覺得這蝦是難得美味,但愛子父母,都有著強大克制力。他看自家兒子饞貓似的模樣,笑著問道。
“額?”丁安此時,陷入孩童天真的糾結(jié)中,到底是吃大螃蟹呢?還是吃蝦呢?
好煩惱啊!
小男孩丁正的幸福煩惱,在每次放蝦苗魚苗時,會不斷困擾著他。
而遠(yuǎn)在清河市的江畫,正開著自己的大皮卡車,帶上幾個剛采摘的青蝦水氣泡,前往酒水山谷。她除了給婆婆帶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還要把將酒水山谷新釀的荔枝酒搬回農(nóng)場。
一個人住在山谷里的三刀婆婆,背著一個竹筐,牽著一只走路外八字的野猴子,滿臉不高興地對江畫說道:“小貪吃鬼,你家那位對象,實在是太懶了,釀好的果酒,一桶一桶堆在倉庫里,沒人搭理,也不拿去賣錢,真是不理事,不靠譜。”
難怪三刀婆婆看不慣。她年后定居酒水山谷,這一住半年多,山谷里釀造的果酒越積越多,卻不見如何處理。那些囤積酒桶的倉庫,滿溢著濃濃的酒香。前陣子一只小猴子淘氣,竄到倉庫玩耍,不一會兒功夫,被熏得頭暈眼花,搖搖擺擺,緩了大半天才恢復(fù)。
所以,一向不愛管閑事的三刀婆婆,終于忍不住提醒江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