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林曾知道了關旭東主動和他說話的原因,也沒有隱瞞輕暖絨的用途。
“這是一種性能非常優良的保暖材料,名為輕暖絨,遠勝普通棉花,鵝絨,可以制作衣服,被褥,輕便又保暖。”林曾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了輕暖絨的作用。
關旭東一字不漏,聽得一愣一愣。
“這是楊絮加工而成?”身為被兩百萬雌毛白楊困擾許久的京城人士,怎么會對楊絮陌生。
每逢這種季節,楊絮飄舞,各類新聞報道又開始老調重彈,有的說飄絮危害,有的說種植毛白楊利大于弊,但卻沒有多少人提到,這種漫天飛舞的白絮,能制作成衣服被褥的原料。
關旭東倒是小時候聽老人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苦命娃,爹娶了后娘,后娘以棉絮為親生兒制作棉衣,以楊絮給苦命娃制作衣服,外觀看來,兩者相差不大,厚厚鼓鼓,但苦命娃卻冷得瑟瑟發抖。
由此可見,楊絮雖然長得像棉花,但保暖性上差了可不止一星半點。
楊絮對華國人而言,不堪其擾的原因,可不就是找不到它的用途。
如果它真能變成保暖效果遠勝棉花鵝絨的保暖物,那以華國人物盡其用的性格,掛在樹上的那些楊絮,估計沒等果實炸裂,就被采收一空了。
而華國大大小小各地城市每年必須擾人的飄絮,在華國人眼中,估計能換算成漂亮紅票子,飄散空氣里,迷花人眼。
關旭東腦子里已經自動出現這種畫面。
“哇!楊樹飄絮了,我們趕緊出門收集楊絮吧,今年爭取弄到五斤輕暖絨,給我們家每一個人做一件棉衣,和一條棉被……”
“媽媽,學校組織我們收集楊絮,捐助西北貧困山區的小朋友”
大街小巷里,修家電燃氣灶的吆喝聲,多加了一句話。
“收楊絮柳絮嘍!一兩起收,價格優惠……”
好吧,關旭東是一個想象力非常豐富的家伙。
他腦中眨眼之間,浮想聯翩,等到林曾寄完快遞,準備離開,他才恍然回神,追到林曾身邊,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那我也能一起收集這種輕暖絨嗎?”
“為什么不可以?”林曾笑道。
植物空間的核心植物智慧,被使用的頻率越高,它的生長狀態也就越好。高級品質的晶源體,就是誕生在這些植物之中。
“植物回收站,應該是一種公用設施,我可以收購兌換,你當然也可以。”
關旭東聽到這種說法,眼前一亮。這個青年正值自身發展的迷茫期,家境不錯,無憂生活,但卻不知道自己的事業方向,如今,看到林曾收集這種材料,突然之間有了一個方向。
林曾并不關心這個青年今后的創業發展,他說完自己的話后,回到兩室一廳的住處。
晚餐備妥,剛準備開吃,門外響起了有節奏的敲門聲。
開門一看,抱著兒子的徐鵬曉,手里拎著一袋剛出爐的香噴噴牛角包,遞給林曾,說道:“林老師,這是小圓媽媽做的手工面包,味道不錯,沒有過多的添加劑,你嘗一嘗。”
他懷中的小圓,還是老姿勢,一手環抱心靈舞者的盆栽,一手拿著一張a4大小的厚紙,黑黝黝的眼睛,一瞬不瞬盯著林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