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工序落定,吳桐逐漸脫離心無旁騖的深度研究狀態。
此時此刻,看到手邊她搞出來的東西覺得,吳桐才不由后知后覺反應過來,貌似這次她搞出來的東西,有點兒非同一般!
這次她靈感大爆發,好像搞出來了個不得了的反應材料鏈出來。
她最開始,只是想研究一種更好的固態燃料,作為她新設計出來的超燃雙脈沖壓發動機的動力來源。
只是研究著,研究著,她突然靈光一現,與她之前共鍵效應下推導出來的特殊分子式發生共鳴,得出了一種全新的特殊全氮化合物n18。
這種特殊的全氮化合物,屬于氮的一種同素異形體。
特殊
它由18個氮原子組成,以特殊的共鍵效應,組成了空間三維結構,六個氮原子相連組成穩固的蜂窩六邊形,以此相疊加,最終反應組合下,形成宏觀狀態下,被她命名為n18的全新全氮化合物。
氣體轉固態的超高能材料領域,一直都是熱門前沿課題,世界各國都有人不斷研究追求,她記得,還有一種特殊的氣體轉固體類高能炸藥的玩應,應該是海對面宣稱的成果,是不斷地加壓,大概要加到100萬到1000萬個大氣壓,可以將氣體氫轉化為固態的金屬氫,
資料顯示分析:同等質量下,金屬氫的baozha能量相當于tnt炸藥的35倍,遠遠大于任何化學能源的能量密度,僅次于核反應。
和全氮化合物,有點兒打擂臺的存在。
不過,就和全氮化合物一樣,越是強大的物質越不穩定。所以海對面研制出來的金屬氫,無法在室溫條件下存在,哪怕是在實驗室當中,也很快就“意外”消失了。
不同于外界那些所謂宣稱,所謂想象預告,吳桐是真真切切,推演出了這種特殊材料,特定的結構形成。
甚至是,制定出了,能夠把這種全氮化合物從推演化成現實的制備工藝。
在她的全力以赴中,識海中推演的結果呈現,這種化合物與特殊的紫外線波
段結合,對于天然有機物和化工材料,幾乎沒有種類限制,具有極為強大的分解作用,甚至可以通過調節紫外線波段,達到定向產出對他們有益處的需求。
在n18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另一個參數的電壓,加上真空負壓工藝,將會再度合成一種新的全氮物質-n24。
這種全新全氮化合物就有些危險,屬于接觸到日常紫外線,就會發生劇烈baozha的危險物品。
不穩定不便于保存的東西,肯定不是吳桐想要的,她排除多余選項后,確定了穩定保存的方法。添加氧化鈉和碳酸鈣鈍化后,就可以壓縮成為各種形狀,實現在常溫常壓避光條件下多年保存,可以作為danyao和燃料去使用。
n24的引爆條件和常規tnt炸-藥沒有太大區別。
只是,相比較普通tnt,n24的單位能量應該它的20倍左右。調整數據作為燃料,也是普通固體燃料的數倍比沖,將會是一種極為理想的航天航空固態燃料。
當然,這一切,都還只是她紙上談兵的推演,真正的材料效果,她需要經過試驗后才能完全確定,完備所有數據參數。
這樣的危險性實驗,老師的實驗室,顯然不符合制備要求。就是符合,這樣的極度危險東西,也不適合在高校研究所實驗室進行,她需要特定的地方進行實驗,這一點兒,華總應該有渠道平臺方便她進行下一步操作。"